分享到:
9月26日,一名女孩在埃及法尤姆省的一處棉田里采摘棉花。 在埃及,小小的棉朵不僅寄托了棉農致富的希望,也承載了為政府出口創匯的重任。在上世紀埃及棉花生產的鼎盛期,世界大牌成衣、訂制西裝和棉紡品生產商將埃及棉用于高端產品線,埃及棉的出口每年為埃及政府創造大量外匯,因此也被稱為“白色黃金”。近年來,由于灌溉和種子成本上升,加之水稻等作物利潤更高,埃及棉種植面積不斷縮水。為扭轉埃及棉種植面積與產量雙下降的趨勢,埃及總統塞西今年7月要求農業部提高棉花收購價,以鼓勵棉農在未來幾年擴種。在經濟學家艾哈邁德·庫拉看來,擴種只是振興埃及棉花產業的第一步,關鍵還要加強在國際市場上的推廣力度。 新華社記者趙丁喆 攝 |
更多>>相關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