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來,美國駐古巴使館遭神秘“聲波攻擊”的報道鬧得沸沸揚揚,美古兩國本就“磕磕絆絆”的關系再現波折。 美國方面9月29日宣布,因多名美駐古大使館員工身體出現異常,美方決定撤離部分職員和所有家屬。古巴政府斥責此決定“倉促魯莽”,警告雙邊關系恐受影響。 美駐古使館工作人員是否真的遭到所謂“聲波攻擊”?外界認為此事疑點重重。專家指出,從技術角度看,“聲波攻擊”很難合理解釋這些工作人員出現的狀況;從實施過程看,美方懷疑第三國實施“聲波攻擊”的推測也站不住腳。 【癥狀多樣 特定人群受影響】 美國國務卿雷克斯·蒂勒森在一份聲明中證實,過去數月里,21名美國駐古巴大使館員工遭受不明性質攻擊,出現聽力受損、頭暈、頭痛、疲勞、睡眠困難等癥狀。因此,美方決定撤離使館內非緊急事務職員和所有家屬,直到“古巴政府能確保美國外交人員的安全”。 同一天,美國國務院也發布旅行警告,提醒美國公民避免前往古巴,“盡管我們仍無法識別攻擊源”。 雖然美國官方眼下對“攻擊源”諱莫如深,但美國媒體近日來早已援引各類消息人士的話報道稱,美駐古使館人員遭到“聲波攻擊”。據美聯社統計,蒂勒森在聲明中7次提到“攻擊”一詞。 然而,“聲波攻擊”一說并未打消外界疑惑。據美國政府公布的情況,受影響的人員范圍很小,有的甚至是使館一個房間內的特定人群,周圍其他人卻沒有任何癥狀。此外,前往古巴旅游的美國游客并未出現任何遭到所謂“聲波攻擊”的案例。 清華—卡內基全球政策中心研究員趙通指出,從理論角度看,“聲波攻擊”通常是指用聲波在人耳不能聽到的頻率對人體進行攻擊。人處于這種環境中,可能誘發耳鳴、頭暈等癥狀,甚至可能對大腦和神經系統的正常運作產生干擾和影響。 “但是按照聲波傳播的原理,聲波武器無法對具體個人進行區分。只要是處于聲波照射范圍的人群,都會受到同樣的影響,”趙通說,“也許可以通過限制聲波照射的具體范圍來控制作用范圍,但依然無法進行有效的敵我識別。” 【難以隱藏 第三國介入難度大】 據趙通介紹,聲波武器技術有簡單和復雜之分。 簡單的聲波武器在人耳可聽到的頻率、使用大功率聲波直接對人體聽力系統等進行攻擊,這樣的攻擊行為無法隱藏;而復雜的技術可以使人耳聽不到、不易被發現,能在不知不覺中對人體造成傷害。 不過據美聯社報道,此前美國聯邦調查局及其他相關機構已對美國駐古巴使館及部分酒店房間進行過搜查,卻沒有發現任何與聲波技術有關的裝置。 對于美方撤離使館人員的決定,古巴外交部美國司司長何塞菲娜·比達爾回應稱,古巴方面認為美方撤離使館人員的決定“過于倉促”,但古巴仍會配合美國查明事件真相。 古巴官方通訊社拉美社則援引參與調查的古巴官員的話稱,古巴政府并不擁有聲波武器,也不了解這種先進的武器和設備。 包括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在內的不少媒體曾在報道中質疑,“聲波攻擊”是否由第三國發起? “美國方面宣稱他們的外交人員在很多不同場合受到多次攻擊,而第三國人員若要在古巴發動這種全面攻擊,難度應該是比較大的。”趙通說。 眼下,“聲波攻擊”事件真相依然撲朔迷離。唯一可以確定的是,不少觀察人士擔心,自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正式就任以來,美古關系正常化可能遭遇停滯甚至倒退。 受此事影響,美駐古巴大使館將無限期暫停辦理古巴公民赴美簽證業務,只處理在古美國公民的緊急事務。美方也將暫停向古巴派遣官方代表團舉行雙邊會晤,未來會晤或將在美國境內舉行。 |
相關閱讀:
- [ 09-30]美撤離駐古巴大使館半數以上人員 警告公民勿來旅行
- [ 09-27]美國務卿會見古巴外長討論美外交人員身體異常問題
- [ 09-23]美外交官遭“聲波攻擊”?古巴喊冤:沒做過啊
- [ 09-19]古巴因颶風災害推遲大選第一階段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