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0月1日電 題:凝聚全黨意志 不負歷史擔當——黨和國家領導人當選十九大代表紀實 新華社記者羅宇凡、崔靜 一張張神圣的選票,一次次熱烈的掌聲。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黨的十九大代表選舉工作順利完成。全國40個選舉單位分別召開黨代表大會或黨代表會議,選舉產生了出席黨的十九大代表。習近平總書記與其他47名黨和國家黨員領導同志作為中央提名的代表候選人,全部當選十九大代表。 黨和國家領導人的當選,是全黨意志的凝聚、是黨心民心的體現,充分反映了全國黨員干部群眾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衷心擁護,對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治國理政卓越能力的高度認可,對繼續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新局面的熱切期盼。 歷史的細節,往往蘊含著深刻的內涵。 在十九大代表選舉中,黨和國家領導人參選、當選的過程,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長遠、立足實踐的戰略眼光和歷史擔當,展示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率先垂范、心系基層,推動形成良好政治生態的實際行動。 體現全黨的共同心聲——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得到廣大黨員衷心擁護 有些時刻,必將載入史冊。 2017年4月20日,貴陽市貴州飯店國際會議中心大禮堂內,鮮艷的紅旗簇擁著金色的黨徽,主席臺正上方“中國共產黨貴州省第十二次代表大會”的會標莊嚴肅穆。 11時10分,大會宣布:習近平同志全票當選為黨的十九大代表。 會場內,爆發出長時間熱烈的掌聲。激動、興奮之情,洋溢在每一個代表臉上。 730多位代表,730多張選票。 這一張張選票凝聚著貴州全省170多萬名黨員的共同意志,表達了全國8900多萬名黨員的共同心聲。 大會結束后,全國“時代楷模”、貴陽市白云區第三中學教師劉芳代表依舊欣喜不已:“得知總書記全票當選的那一刻,我非常激動,這是人心所向、眾望所歸。我是一個盲人,雖然眼睛看不見,但我的心能感受到總書記對貧困地區的關心、關懷。作為一名普通農村教師,我將繼續做好本職工作,用心用情回報學校、回報社會。” 就在當選十九大代表的當天下午,正在廣西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基層代表座談會,聽取來自農村、企業、機關、學校、科研單位等不同行業的基層代表對開好黨的十九大的建議和期待。他強調,籌備黨的十九大,必須充分發揚民主,以多種方式廣泛吸取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智慧。 作為一名十九大代表,習近平總書記率先垂范、發揚民主,深入基層、聽取意見; 作為全黨的領導核心,習近平總書記高瞻遠矚、身體力行,擘畫方略、引領航向。 繼習近平總書記在貴州當選十九大代表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強、張德江、俞正聲、劉云山、王岐山、張高麗分別在廣西、內蒙古、新疆、云南、湖南、陜西當選十九大代表。其他黨和國家黨員領導同志也陸續在各自所在的選舉單位當選十九大代表。 眾望所歸,眾志成城。 一張張選票,是黨內民主的生動實踐,既體現了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對黨的十八大以來各項工作的充分肯定,更飽含著大家對未來事業的熱切期盼。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踐行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發展碩果累累,一系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引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向前。 一張張選票,承載著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對習近平總書記的衷心愛戴,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衷心擁護。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脫貧攻堅成效顯著,深化改革快馬加鞭,公平正義深入人心,黨風政風為之一清。看得見摸得著的變化讓億萬人民在經濟社會發展中感受著更多的獲得感和正能量。 一張張選票,寄托著全黨同志對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不斷取得新勝利的期待,寄托著全國各族人民早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 96年的奮斗歷史證明,只有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近五年的實踐探索證明,只有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才能不斷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局面,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 |
相關閱讀:
- [ 09-30]近四萬里挑一 2287名十九大代表怎樣選出?
- [ 09-30]十九大代表風采
- [ 09-30]十九大代表說|涂顏淼:消防“兵王”的忠誠與奉獻 26年如一日
- [ 09-29]“法官要捋順的不僅僅是案子,還有人心”——記黨的十九大代表、北京法官劉黎
- [ 07-18]31省份1576名十九大代表是這樣選出來的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