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來源:教育部 制圖:蔡華偉 編者按:“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斷增進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城鄉百姓正在擁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更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本報今起開辟“一圖說五年”專欄,以圖文展示百姓生活的喜人變化。 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2012年如期實現4%目標并連續五年保持在4%以上,并于2016年首次突破3萬億元。為實現“更好的教育”,需要教育投入的保障,其中,尤以4%目標最受矚目,最牽動人心。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堅持把教育作為財政支出重點領域予以優先保障。《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進一步明確了“一個不低于、兩個只增不減”要求:保證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一般不低于4%,確保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減,確保按在校學生人數平均的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減,這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堅定實施教育優先發展戰略的決心。同時,伴隨著教育投入的增加,教育經費支出結構也在不斷優化,各級各類教育財政保障程度不斷提高。 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使用始終堅持“保基本、補短板、促公平、提質量”,堅持向農村地區、邊遠貧困地區和民族地區傾斜,堅持向義務教育、職業教育、學前教育傾斜,堅持向鄉村教師、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傾斜。一是一半以上用于義務教育,各級教育保障程度不斷增強。各級各類教育中,義務教育財政保障程度最高,義務教育經費總投入95%來自財政性經費,全國財政性教育經費52%用于義務教育。二是一半以上用于中西部地區,地區之間、城鄉之間教育投入水平差距逐步縮小。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一半以上用于中西部地區,中西部地區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中西部地區教育經費總投入的比例最大,財政保障程度最高。三是一半以上用于教師工資和學生資助,逐步從投資于“物”的硬件建設轉向投資于“人”的軟件建設。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政策實現集中連片特困縣全覆蓋。 伴隨4%目標的實現和教育經費支出結構的不斷優化,五年來,我國學前教育加快普及、義務教育進入優質均衡發展新階段、高中階段教育基本普及、高等教育大眾化水平顯著提升、現代職業教育框架體系基本確立、精準資助全面推進,中國的教育公平取得了長足進步。 |
相關閱讀:
- [ 10-01]省征兵辦、省教育廳進軍營 與大學生新兵談理想 談抱負 談情懷
- [ 09-30]龍文區加快補齊教育事業短板 努力建設教育強區
- [ 09-30]福建能源監管辦開展廉政教育專題講座
- [ 09-30]三明市委常委“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第三專題集中研討會召開
- [ 09-29]我軍將面向全軍士官開展遠程教育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