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五年 習近平弘揚“中國精神”
2017-10-03 14:34:17? ?來源:央視網 責任編輯:林晨 林晨 |
分享到:
|
——弘揚傳統文化,汲取精神滋養。 “不忘歷史才能開辟未來,善于繼承才能善于創新。只有堅持從歷史走向未來,從延續民族文化血脈中開拓前進,我們才能做好今天的事業。”在習近平心中,中國夢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始終緊密聯系在一起。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中華民族精神追求的深度上看待傳統文化,從國家戰略資源的高度上繼承傳統文化,從中華民族現代化道路的意義上發展傳統文化。 “胸中有大義、心里有人民、肩頭有責任、筆下有乾坤?!边@是習近平對廣大文藝工作者的殷切希望?!爸袊环κ吩姲愕膶嵺`,關鍵要有創作史詩的雄心?!彼诖乃囎髌芬灾袊耔T就民族之魂,期望文藝工作者感國運之變化、立時代之潮頭、發民族之先聲。 “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希望廣大文藝工作者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堅持‘二為’方向、‘雙百’方針,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精益求精、潛心磨礪,以傳世之心打造傳世之作,不斷創作生產優秀作品,書寫和記錄人民的偉大實踐、時代的進步要求,唱響主旋律、傳遞正能量,塑造中國形象、弘揚中國精神,堅定人民信心、振奮人民精神。”2017年9月27日,習近平就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作出重要指示時強調。 黨的十八大以來,文藝界出現新氣象新面貌。主旋律更加響亮,正能量更加強勁,不僅為人民提供了豐富精神食糧,還向世界展示了中華文化的魅力。此外,藝術形式的多元化和新媒體的興起,不僅為傳播愛國主義精神提供了更好的載體,更以時代精神激活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命力。 ——傳承家風行風,不忘家國情懷。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多次強調家風,說的是“小家”,著眼的卻是“大家”。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 習氏家風,是家、國關系的最好注腳。 在父親習仲勛眼里,家里的大事、小事都要為一件事讓路,那就是“國事”。正因父親的言傳身教,習近平將工作看得重如泰山。即使是父親88歲大壽,他也因工作未能回家,只能抱愧給父親寫了一封飽含深情的拜壽信。 習近平繼承了父母親實事求是的作風、夙夜在公的精神、密切聯系群眾的赤子情懷。他抱著一顆為人民做事的心,把千千萬萬個家庭的美好生活作為自己的奮斗目標,將家國情懷融入偉大夢想。 中國精神引領新發展 開創新局面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源泉,也是中華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稟賦。”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主動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在社會主義建設中,取得數百項重要改革成果,形成一系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 |
相關閱讀:
- [ 10-03]習近平就拉斯維加斯槍擊事件向美國總統特朗普致慰問電
- [ 10-02]“習主席帶領我們強軍”系列網評之六:問鼎世界一流軍隊的“強大引擎”
- [ 10-01]半截皮帶的故事令習近平動容
- [ 10-01]【理上網來·喜迎十九大】堅持以零容忍態度懲治腐敗
- [ 09-30]決意徹底改革中國軍隊,習近平的這句告誡震撼全軍
- [ 09-30]習近平會見美國國務卿蒂勒森
- [ 09-30]牽掛,為了億萬人民的美好向往——重訪習近平總書記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內考察地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