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的國慶長假,又將有大批國人走出國門,探索世界各地。
狂野的非洲、神秘的中東、奔放的拉美、優雅的英倫、靈性的亞洲……我們用這些遙遠的風景與您分享,讓您即使足不出戶,也一樣可以玩轉全球。新華社發

這是2017年9月22日,在埃及吉薩省大金字塔景區,一輛馬車駛近海夫拉金字塔。
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位于埃及首都開羅西郊的胡夫金字塔、海夫拉金字塔和門卡烏拉金字塔并稱為吉薩三大金字塔,其中公元前2500多年建成,有著4500多年歷史的胡夫金字塔規模最大,高140米,由230萬塊石塊組成,平均每個石塊重2.5噸,是世界唯一現存的“世界古代七大奇跡”。
阿拉伯埃及共和國,簡稱埃及,位于非洲東北部,人口超過9000萬,官方語言為阿拉伯語。金字塔、尼羅河、神廟……提起埃及,象征其悠久而燦爛文化的元素數不勝數。新華社記者孟濤攝

這是2008年5月22日在埃及西南部沙漠腹地拍攝的白沙漠里嚴重風化的白堊巖。
埃及96%的國土都覆蓋著茫茫沙漠,許多鮮為人知的風景深藏在沙漠腹地。“黑白沙漠”位于埃及首都開羅西南約500公里的西部沙漠中。“黑”指巴赫利亞綠洲附近被黑色火山石覆蓋的起伏地帶;“白”指費拉菲拉綠洲以北被白堊巖覆蓋的沙漠地區。
阿拉伯埃及共和國,簡稱埃及,位于非洲東北部,人口超過9000萬,官方語言為阿拉伯語。金字塔、尼羅河、神廟……提起埃及,象征其悠久而燦爛文化的元素數不勝數。新華社記者郭磊攝

這是2016年10月14日,在埃及西部沙漠的錫瓦綠洲,一名兒童在古城“沙利堡”街巷中奔跑。
錫瓦綠洲位于埃及西部沙漠深處,靠近埃及與利比亞邊境,當地人以柏柏爾人為主,保留著獨特的文化和習俗。錫瓦綠洲中有近千眼泉水,也存有古城和神廟遺跡,是埃及最偏遠和最具代表性的綠洲之一。
阿拉伯埃及共和國,簡稱埃及,位于非洲東北部,人口超過9000萬,官方語言為阿拉伯語。金字塔、尼羅河、神廟……提起埃及,象征其悠久而燦爛文化的元素數不勝數。新華社記者孟濤攝

這是2017年1月1日在埃及吉薩跨年儀式上拍攝的被燈光點亮的海夫拉金字塔。
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位于埃及首都開羅西郊的胡夫金字塔、海夫拉金字塔和門卡烏拉金字塔并稱為吉薩三大金字塔,其中公元前2500多年建成,有著4500多年歷史的胡夫金字塔規模最大,高140米,由230萬塊石塊組成,平均每個石塊重2.5噸,是世界唯一現存的“世界古代七大奇跡”。
阿拉伯埃及共和國,簡稱埃及,位于非洲東北部,人口超過9000萬,官方語言為阿拉伯語。金字塔、尼羅河、神廟……提起埃及,象征其悠久而燦爛文化的元素數不勝數。新華社記者趙丁喆攝

這是2007年5月29日,在約旦南部古城佩特拉,當地人騎著駱駝從古劇場遺跡前經過。
約旦佩特拉古城位于約旦首都安曼以南250公里處,始建于公元前6世紀左右,反映了納巴特王國長達500年的繁榮歷史。古城由當地古代居民在松軟的赤褐色砂巖上開鑿而成,在夕陽中猶如涂抹了一層玫瑰色的油彩,因此又有“玫瑰城”的美譽。新華社記者郭磊攝

這是2016年1月7日在摩洛哥境內的撒哈拉沙漠拍攝的行走在沙洲上的駝隊。
撒哈拉沙漠位于非洲北部,是世界最大的沙漠。摩洛哥位于非洲西北端,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勝地。首都拉巴特景色迷人,烏達亞城堡、哈桑清真寺遺址以及拉巴特王宮等著名景點都位于這里。古都非斯是摩洛哥第一個王朝的開國之都,以精湛的伊斯蘭建筑藝術聞名于世。此外,北非古城馬拉喀什、“白色城堡”卡薩布蘭卡、美麗的海濱城市阿加迪爾和北部港口丹吉爾等都是令游客向往的旅游勝地。新華社記者孫瑞博攝

這是2016年12月30日拍攝的阿聯酋迪拜帆船酒店。
阿聯酋位于阿拉伯半島東部,北瀕波斯灣,是由阿布扎比、迪拜、沙迦、哈伊馬角、富查伊拉、烏姆蓋萬和阿治曼7個酋長國組成的聯邦國家。近年來,阿聯酋在城市建設領域的創新為世界矚目。阿布扎比的酋長國宮大酒店、迪拜的帆船酒店和世界第一高樓哈利法塔已成為阿聯酋的國家名片。新華社記者李震攝

這是2017年9月16日在伊朗伊斯法罕王侯廣場的謝赫洛特芙拉清真寺內拍攝的一名伊朗女子。
伊斯法罕王侯廣場由阿拔斯一世大帝建于17世紀初,廣場四邊是紀念碑建筑,與一組二層的拱廊相連。該遺址以它的皇家清真寺、希克斯羅圖福拉清真寺、蓋塞爾伊耶希華麗的門廊和15世紀的提姆瑞德宮而聞名。所有這些反映了薩非王朝時期波斯的社會文化生活。197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伊斯法罕王侯廣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位于亞洲西南部,北接里海,南臨波斯灣,扼守中東海上交通“咽喉”霍爾木茲海峽,處于“一帶一路”交匯地,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地理地位。面積164.5萬平方公里,人口約8000萬,首都為德黑蘭。這個擁有波斯、阿塞拜疆、庫爾德、阿拉伯及土庫曼等多個民族的國家以波斯語為官方語言,伊斯蘭教為國教。作為具有數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伊朗創造了自己輝煌燦爛的文化。新華社記者孟濤攝

這是2017年9月16日在伊朗伊斯法罕拍攝的三十三孔橋。
伊斯法罕市橫跨扎延德赫河的阿拉維爾底汗橋,又名三十三孔橋,是伊朗沙法維王朝阿巴斯大帝(公元16-17世紀)時期所建造的。三十三孔橋是伊朗伊斯法罕11座橋梁之一,也是知名度最高的一座,被譽為波斯橋梁建筑經典之作。橋梁全長298米,雙層結構,共有33個拱門。這些拱門不僅讓橋體具有優美形態,還可以起到大壩的作用,可攔截河水。枯水期河床會干涸,一層的橋洞中會有年輕人演奏樂器,唱伊朗歌曲,適合發呆。二層有人行步道,人來人往,充滿生活氣息。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位于亞洲西南部,北接里海,南臨波斯灣,扼守中東海上交通“咽喉”霍爾木茲海峽,處于“一帶一路”交匯地,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地理地位。面積164.5萬平方公里,人口約8000萬,首都為德黑蘭。這個擁有波斯、阿塞拜疆、庫爾德、阿拉伯及土庫曼等多個民族的國家以波斯語為官方語言,伊斯蘭教為國教。作為具有數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伊朗創造了自己輝煌燦爛的文化。新華社記者孟濤攝

這是2017年9月16日,人們在伊朗伊斯法罕王侯廣場游覽。
伊斯法罕王侯廣場由阿拔斯一世大帝建于17世紀初,廣場四邊是紀念碑建筑,與一組二層的拱廊相連。該遺址以它的皇家清真寺、希克斯羅圖福拉清真寺、蓋塞爾伊耶希華麗的門廊和15世紀的提姆瑞德宮而聞名。所有這些反映了薩非王朝時期波斯的社會文化生活。197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伊斯法罕王侯廣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位于亞洲西南部,北接里海,南臨波斯灣,扼守中東海上交通“咽喉”霍爾木茲海峽,處于“一帶一路”交匯地,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地理地位。面積164.5萬平方公里,人口約8000萬,首都為德黑蘭。這個擁有波斯、阿塞拜疆、庫爾德、阿拉伯及土庫曼等多個民族的國家以波斯語為官方語言,伊斯蘭教為國教。作為具有數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伊朗創造了自己輝煌燦爛的文化。新華社記者孟濤攝

這是2015年4月11日,東正教教徒在耶路撒冷老城的圣墓教堂手持蠟燭參加圣火儀式。
耶路撒冷是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三大宗教共同的圣城。耶路撒冷老城僅約1平方公里,分為基督區、猶太區、穆斯林區和亞美尼亞區。老城中和老城周圍遍布三大宗教遺跡和圣地。新華社記者李睿攝

這是2008年2月15日,猶太人在耶路撒冷老城里的哭墻下祈禱。
耶路撒冷,是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三大宗教共同的圣城。耶路撒冷老城僅約1平方公里,分為基督區、猶太區、穆斯林區和亞美尼亞區。老城中和老城周圍,遍布三大宗教遺跡和圣地。新華社記者郭磊攝

這是2008年1月31日在耶路撒冷橄欖山上拍攝的雪后的耶路撒冷老城。
耶路撒冷,是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三大宗教共同的圣城。耶路撒冷老城僅約1平方公里,分為基督區、猶太區、穆斯林區和亞美尼亞區。老城中和老城周圍,遍布三大宗教遺跡和圣地。新華社記者郭磊攝

這是2011年12月6日拍攝的也門薩那古城。
也門薩那古城有人類居住的歷史已經超過2500年。1986年薩那古城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新華社記者尹炣攝

這是2016年8月20日從空中俯拍的土耳其卡帕多奇亞巖窟地貌。
卡帕多奇亞是土耳其最具游覽價值的旅游景點之一。該地區集自然與人文景觀于一體,既有仿佛月球表面的奇特巖石地貌,也有久負盛名的拜占庭風格的巖窟教堂和神秘的“地下城”。卡帕多奇亞最大的特點就是眾多聳立在平地上形狀奇特的小山峰,其外觀如石筍、似煙囪,內部被掏空成為巖洞房屋。它們是由數百萬年前三座火山噴發后散落的灰燼凝結,再經歷數千年風化和湖河雨水沖刷逐漸形成。
土耳其橫跨歐亞,擁有眾多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旅游資源豐富。千年古城伊斯坦布爾、奇幻的卡帕多奇亞、宏大的阿斯潘多斯古劇場、保存完整的艾菲斯古城、奧斯曼風格的番紅花城,都是令游客心馳神往的知名景點。新華社記者賀燦鈴攝

這是2015年12月6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拍攝的清真寺剪影。
土耳其橫跨歐亞,擁有眾多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旅游資源豐富。千年古城伊斯坦布爾、奇幻的卡帕多奇亞、宏大的阿斯潘多斯古劇場、保存完整的艾菲斯古城、奧斯曼風格的番紅花城,都是令游客心馳神往的知名景點。新華社記者賀燦鈴攝

這是2017年7月3日在土耳其東北部卡爾斯省拍攝的阿尼遺址。
阿尼曾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城市,受多個民族和宗教文化影響,2016年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
土耳其橫跨歐亞,擁有眾多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旅游資源豐富。千年古城伊斯坦布爾、奇幻的卡帕多奇亞、宏大的阿斯潘多斯古劇場、保存完整的艾菲斯古城、奧斯曼風格的番紅花城,都是令游客心馳神往的知名景點。新華社記者秦彥洋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