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0月6日電(記者張尼)今年國慶假期,北京展覽館內人頭攢動,這里正在舉辦的“砥礪奮進的五年”大型成就展每天都吸引了大批觀眾前來參觀。“蛟龍號”模型、飛行校驗系統體驗、5G全景應用……豐富多彩的展品和互動體驗項目,讓觀眾有機會全方位感受國家5年來在不同領域取得的成就,而本次展覽更成為了國慶假期里的一處熱門“景點”。 “健康小屋”亮相展廳 民眾排長隊體驗 本次展覽安排設計了10個主題內容展區和1個特色體驗展區。觀眾可以通過圖片、文字、視頻、實物、模型、互動體驗等多種形式,全面感受這五年來,中國在經濟、外交、軍事、民生等領域取得的成就。 在“以人民為中心增進群眾獲得感”為主題的第五展區,搭建了一間“健康小屋”,內部設有體脂檢測儀、血壓測量儀等檢查設備,觀眾可以現場進行檢測并通過手機獲取體檢報告。 這間小屋吸引了大批觀眾排隊體驗,退休職工宋東龍就是其中之一。 宋東龍家住在北京市東城區,此次是專程趕來看展覽的。作為中老年人,他對醫療衛生領域的發展非常關注。 他說,“最近這幾年,大家的健康意識都提高了,整個社會的大環境都是這樣,所以老百姓很注重各項指標的檢查,而且現在科技越來越發達,檢測設備越來越好了!” 另外,在宋東龍看來,現在看病也比以前方便了一些。他告訴記者,北京醫改新政實施以后,他發現三甲醫院的人少了,社區醫院的人多了,分級診療有一定效果。 “我患有高血壓、動脈硬化等慢性病,一般去社區醫院就可以拿到藥品了,體檢去社區醫院直接開一些常規檢查就可以,也比較方便。”宋東龍說。 “最小觀眾”與復興號合影 國慶假期,還有觀眾是全家出動一起前來參觀展覽。沈智勇和妻子就專程帶著剛剛10個月大的兒子來到北京展覽館。他笑稱,兒子估計是展廳里的“最小觀眾”了。 這位“最小觀眾”對于高鐵列車的模型頗感興趣,一直目不轉睛盯著展品看。沈智勇在一旁觀望許久,也很是感慨:“我是2004年來到北京工作的,老家在陜西,那個時候坐火車回家要17個小時,現在高鐵發展很快,無論是回家還是出游都很快速便捷。” 沈智勇一家的經歷見證了中國在鐵路運輸領域的快速發展。 近年來,飛速發展的高鐵已經成為中國的國家名片。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中國高鐵運營里程超過2.2萬公里,位居世界第一位。 此外,“四縱四橫”高鐵網絡基本建成,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等城市群高鐵已連片成網,東部、中部、西部和東北四大板塊實現高鐵互聯互通。 “這五年的生活跑得挺快,一個不留神,睡一晚,第二天醒來就發現世界又不一樣了!”沈智勇笑著說。 “90后”學生志愿者:感受到了國家的強大! 在展廳里,除了有講解員為觀眾進行現場講解外,還活躍著這樣一個群體——大學生志愿者。來自中國地質大學的學生王兆鴻和田越就是他們其中的一員。 王兆鴻今年上大一,田越上大二,她們告訴記者,自己是自愿報名來擔任志愿者的,一起來服務的還有30名同學。 作為志愿者,王兆鴻和田越的主要工作就是負責引導維持展覽秩序,要從早上九點一直工作到下午四點多。兩個姑娘坦言,作為志愿者,一方面覺得能為觀眾服務很開心,另一方面自己也確實感受到了祖國的變化。 “民生主題的展區,來參觀的人特別多,我自己也感受到了國家的強大。”王兆鴻說,平時也能從生活細節里感受到這五年的變化,最大的感觸就是,生活中出現了像共享單車、自助快遞等的新鮮事物,生活越來越便利。 對此,田越也有同感。她告訴記者,隨著智能手機、無現金支付的快速發展,自己做很多事情都簡便了很多,“現在連買個藥都可以通過手機應用,所以我現在出門都不帶錢包了,生活變化真的很大。”(完) |
相關閱讀:
- [ 10-05]獨立書店鬧中取靜成“雙節”別樣“景點”
- [ 10-04]吃喝玩樂逛 國慶假期同安多處景點等你來度假
- [ 10-02]傳統景點人氣旺 國慶首日榕四景區接待游客近19萬人次
- [ 09-30]金秋十月港臺游 盤點那些不可錯過的景點
- [ 09-27]農業部推介一批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精品景點線路 政和縣念山村入選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