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寧10月8日電 題:杜麗群:堅守抗艾一線十余載初心不改 新華社記者 黃凱瑩 奮戰在抗艾一線十余年,護理艾滋病患者超過萬名,曾獲“白求恩”獎章和“南丁格爾”獎章……她就是杜麗群,南寧市第四人民醫院艾滋病科護士長,今年6月當選為黨的十九大代表。 杜麗群在南寧市第四人民醫院門診大樓內留影(9月18日攝)。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 她用“妙手仁心”為患者帶來陽光 “最難的就是護理皮膚長滿水皰、大面積潰爛的病人?!倍披惾赫f。 早在2005年,杜麗群剛到艾滋病科就碰到這樣一位患者:全身長滿水皰,最大的皰疹直徑達十幾厘米,稍有不慎碰到便會破裂、滲液、潰爛,皮膚粘在床單上,惡臭陣陣。經過杜麗群十多天的細心護理,患者的水皰才逐漸吸收。“有時候會被惡臭熏得實在受不了,就到病房外透透氣,緩過來再回去接著護理?!倍披惾赫f。 杜麗群用她的“妙手”,參與護理了逾萬名艾滋病患者。除了身體上的傷痛,她還“護理”著每位患者的心理創傷,“不少患者一說到病情就想到死亡,心理壓力很大,很需要鼓勵。還有相當部分患者遭到了親友的‘拋棄’,需要關懷?!?/p> 在南寧市第四人民醫院,杜麗群詢問一名患者身體情況(9月18日攝)。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 “杜護士長每天都過來看我,幫我整理頭發、衣服、病床。”幾年前曾在南寧市第四人民醫院艾滋病科住院的小馬談起往事,還是忍不住感動落淚,“那時候大家都不愿意跟我接觸,杜護士長對我不嫌棄、不拋棄,我也就有了活下去的勇氣?!?/p> 現在,小馬是杜麗群防艾志愿服務隊中的一員,和其他志愿者一起走進社區、走進村落,開展一場又一場艾滋病防治宣傳和義診活動。 杜麗群的“仁心”不僅體現在病房中,出院后回歸正常生活的患者,她同樣放在心上,每次碰到回醫院領藥的患者她都會詢問近況,叮囑他們按時服藥、檢查。 “有她在,我們的世界有了陽光?!庇谢颊哌@樣評價杜麗群。 她帶領團隊在“刀尖”上揮舞“紅絲帶” “之前我感覺全身痛,還嘔吐,覺得自己已經被感染了。”科室的年輕護士小晴噙著淚水回憶:“我哭著跑去找護士長,她也沒說話,就抱著我,抱了好幾分鐘,我才平靜下來?!?/p> 半年前,小晴在為艾滋病人拔針時,針管的血不慎濺到了眼睛?!拔也桓腋胰苏f,只能找護士長。”小晴說。所幸,至今每次檢查都顯示她未感染艾滋病。 “針管拿出來時針頭要朝下,用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捏住針頭,先旋轉一圈才慢慢扎進靜脈血管。拔針時一定要將手固定好,防止病人突然動作讓針扎到你?!倍披惾好刻於寄托牡靥嵝炎o士們,但危險仍時有發生。 在南寧市第四人民醫院,杜麗群(右)和護士交流工作(9月18日攝)。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 艾滋病患者大多數每天需靜脈輸液多次多瓶,如此大的工作量增加了職業暴露風險,杜麗群和她的團隊每天像“在刀尖上起舞”般護理著艾滋病人。一旦遭遇職業暴露,需要服用抗病毒藥物,會出現發燒、皮疹、全身酸痛等癥狀,而艾滋病急性感染期的癥狀也是如此,所以小晴難免心生恐懼。 除了充當護士們的“精神支柱”,杜麗群還通過業務創新為她們筑起一道安全防線。她將深靜脈留置針推廣到艾滋病患者日常護理中,減少扎針、拔針的次數,以降低職業暴露風險。 科室至今沒有一位護士因職業暴露感染疾病。“她們那么年輕,就跟著我面對這么多困難。沒有她們一直在身邊支持,我撐不到現在!”杜麗群動情地說。 她講擔當講奉獻 無愧為“先鋒模范” 2005年6月,南寧市第四人民醫院設立艾滋病科,杜麗群任護士長。 “成立科室的時候,很多人有顧慮。我是共產黨員,要起帶頭作用,我不來其他護士更不敢來!”杜麗群說,醫院剛發出號召她便主動請纓。此前,杜麗群是結核病科的護士長,積累了多年的傳染病護理經驗。 在籌備成立科室的兩年里,杜麗群到北京、廣州接受艾滋病護理的專門培訓,還擔負起制定新科室規范、劃分病區區域、新募和培訓人員的工作。 從科室成立到現在,杜麗群已堅守了12年。重癥患者創面清理、吸毒患者毒癮發作、絕望病人試圖輕生……她帶領著她的團隊克服了一個又一個困難。 在南寧市第四人民醫院,杜麗群(左)和護士交流工作(9月18日攝)。新華社記者 陸波岸 攝 “作為黨員,我要自覺發揮榜樣的作用?!倍披惾赫f,遇到困難,如果黨員干部都不沖在最前面,不講擔當、不講奉獻,那么就沒辦法用同樣的標準要求身邊的同事。 杜麗群的先鋒模范作用持續散發“正能量”。這個艾滋病護理團隊從成立之初的8人增加到現在的60多人,當中先后有10多名護士懷孕、生產,可以申請調離的她們在杜麗群的感召下,選擇堅守崗位。 杜麗群先后榮獲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白求恩”獎章、第45屆“南丁格爾”獎章、全國“最美醫生”等50余項稱號。 載譽無數,不忘初心。“艾滋病問題關系著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艾滋病患者是需要特別關心的群體,我的目標就是盡力把本職工作做得更好?!边@是黨代表杜麗群樸素的決心。 |
相關閱讀:
- [ 10-08]新華社將推出系列微視頻《黨的十九大代表是怎樣煉成的?》
- [ 10-08]十九大代表杜麗群:堅守抗艾一線十余載初心不改
- [ 10-08]【理上網來 喜迎十九大】秉持生態文明理念,大力推進綠色發展
- [ 10-08]黨的十九大代表是怎樣煉成的
- [ 10-08]十九大代表廖紅:生態農業從根系抓起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