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鄉下孩子住進有熱水器的宿舍區,整修被壓爛的公路立刻就辦,拒絕不合格投資項目“搭便車” 基層人大:群眾最關注什么就監督什么 王麗麗 “上頭千條線,下面一根針。”基層人大的工作,與億萬人民的關系最密切,與億萬人民的利益最直接,它飽含著濃厚的鄉土氣息,散發著平實生活的味道。十八大以來,各地縣鄉人大堅持問題導向,人民群眾最關注什么就監督什么,哪個環節薄弱就監督哪里,讓人大監督的觸角深入而扎實地走入普通而具體的生活。 8歲的小男孩歡歡從鎮上邋里邋遢的出租屋,搬進了干干凈凈的學校宿舍。他吃在這里,住在這里。用洗衣機洗衣服,打開熱水器洗澡,按時到食堂吃三餐,他覺得自己過上了城里孩子的生活。他不知道的是,為了這樣的生活,縣人大常委會的爺爺奶奶叔叔阿姨們忙活了兩年多。 歡歡是湖南省永興縣一個偏僻小山村里的留守兒童。和身邊大多數的留守孩子一樣,在他小小的時候,爸爸媽媽就離開了家,到珠三角打工,他跟著爺爺奶奶在小山村里面生活。到了上學的年紀,出外打工的爸媽不想讓他重復自己的命運,拿出錢來,在鎮上租個房子,讓他跟著爺爺奶奶住在鎮上,在鎮上的小學接受義務教育。 就在他上二年級的2014年,他和學校里面與他家庭情況相近的小朋友被一些大人“盯上了”。有一些大人來了他們學校好多次,還把他們的“監護人”喊去“開會”。 那一年,永興縣人大常委會的組成人員和縣人大代表幾次到所轄鄉鎮學校調研,發現這種租房陪讀的方式,一是加重家庭經濟負擔,二是孩子下學后放養多、教育少。縣人大常委會辦公室主任周德易對《檢察日報》記者說,為了減輕這些家庭的經濟負擔,也為了提高這些孩子的教育質量,幾次調研下來,縣人大常委會作出了《關于加強農村寄宿制小學建設的決定》,旨在通過在現有學校里建設生活區,讓家遠的孩子住下來。 周德易告訴記者,《決定》作出后,有些鄉鎮行動起來了,但總體上“不麻利”。 “縣人大常委會的《決定》作出半年多了,為什么有的學校一點反應也沒有?現在不抓緊建房搞裝修,9月份一開學孩子們怎么住得進來?” ——在2015年4月召開的永興縣人大常委會重點建議辦理專題詢問會上,常委會組成人員及代表們尖銳地“詢問”了。 有位負責人在會后與常委會委員交流時,坦誠地說:“這場詢問,比我參加科級干部競聘還緊張、還難應對。能催生工作責任感、整改緊迫感。” 果然,教育部門整改有力,資金保障迅速到位,23所學校的宿舍區相繼開工建設。 “有些宿舍配備的洗衣機沒有用上啊,有的熱水器壞了一個月沒人修啊,宿舍區沒有室內廁所,孩子夜里跑出去上廁所不安全還容易感冒……” 2015年10月29日,在永興縣人大常委會《關于加強農村寄宿制小學建設的決定》落實情況專題詢問會上,常委會組成人員和代表們面對一些學校宿舍區投入使用后發現的問題,繼續詢問教育部門負責人。 為避免詢問者“問了白問”、被詢問者“一答了之”,在專題詢問會現場,縣人大常委會對被詢問者進行滿意度測評,并當場宣布結果——縣教育局滿意10票,基本滿意9票,不滿意4票。 “我們的工作確實面臨許多困難,但這絕不能作為借口。下一步,我們將勤督查,開展‘回頭看’,對存在的問題立即整改,打造精品工程,同時對兩所后進校加快進度,爭取2016年4月份全部完成建設,不留任何欠賬。”縣教育局負責人陳聲繁誠懇表態。 “農村寄宿制小學建設累計投入4500余萬元,先后建成23所,圓滿完成全縣每個鄉鎮至少建成一所的目標,共接收農村寄宿學生1694人,為啟動建設之初的7倍。孩子們在學校里過上了有食堂、有熱水器、有洗衣機的好日子。”永興縣人大常委會主任陳曉云對《檢察日報》記者說,縣人大常委會把專題詢問作為一種常態監督手段,從中促進教育、交通、醫療等民生領域老大難問題的切實解決,嘗到了甜頭,獲得了收益。現在每年堅持安排2至3個專題詢問議題,讓百姓得到更多實惠。 增開鎮人代會:整修被壓爛的公路立刻就辦 “紅星村公路被萬利高速上下來的重載車輛壓爛了,希望政府盡快整修!”在8月23日舉行的重慶市萬州區熊家鎮人代會上,冉隆華代表提出了這樣一份緊急建議。 人代會閉幕后,這份建議連同其他代表提交的20份建議被歸納成6個大類,由鎮人大主席團轉交給了鎮政府。“昨天,李鎮長和我遇到時,對我講,你們交過來的21件建議,我已經讓副鎮長們分別去做功課了,我們要開個專門會,辦好這些實事哦!”熊家鎮人大主席楊超接受《檢察日報》專訪時說。 你可能有點奇怪,這個地方怎么現在開人代會?人代會不都是每年年底年初召開的么? 記者要告訴你的是,不僅熊家鎮如此,重慶所有鄉鎮都已開啟每年至少開兩次人代會模式。 2015年6月,中共中央轉發了《中共全國人大常委會黨組關于加強縣鄉人大工作和建設的若干意見》。文件為新時期基層人大工作扎實有效開展,實施正確有效監督提供了依據。楊超對記者說,2016年4月,重慶市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表決通過修正后的《重慶市鄉鎮人民代表大會工作條例》,規定鄉、民族鄉、鎮人民代表大會會議一般每年舉行兩次。 今年7月以來,重慶市大足區各鎮逐一拉開年中人代會帷幕。21個鎮人大的年中人代會、6個街道人大工委的半年工作會在7月底前全部召開。 高升鎮人大甄選出老百姓關注度極高的扶貧、低保、生態環保三項工作,作為專項工作報告的議題。 珠溪鎮人大則注重會后的監督,對代表提出的問題、建議交政府辦理后,采取調研、視察、詢問等方式督促政府限時辦結,并在下一次人代會上作書面報告。 “開一天會、發一次言、畫一個圈、吃一頓飯、照一張相。”這是過去群眾對基層代表履職情況的概括。如今,重慶各鄉鎮年中人代會上,這一狀況得到根本改變。 7月12日,云龍鎮召開年中人代會。提請大會審議的議題令人耳目一新——聽取和審議民生實事項目進展情況專項工作報告,該報告經代表大會專題詢問后,還專門邀請村民代表一起參加測評。而這些民生實事項目,來自年初人代會代表“票決”。 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潼南區田家鎮佛鎮村黨支部書記王海燕表示,重慶所有鄉鎮已開啟每年兩次人代會模式,成為鄉鎮人大依法履職的新常態,能更好地發揮基層人大監督職能作用。 “頂層制度設計的變化激起基層人大工作的巨大變革。”重慶市人大常委會人代工委副主任孫澤均說,在人代會議題的自選項目中,重慶市的鄉鎮人大各自演繹著精彩。這種精彩不僅是多了一次會議,而是在會中充實了更多有價值、有意義的內容,使人大監督制度更加豐滿、更顯完善。 單項表決:不成熟的政府投資項目沒法“搭便車” 當下,位于湖北省武漢市東西湖區徑河街十字路社區的先鋒苑一期還建小區正在加緊建設,不久將迎來它的新主人。如果沒有兩年前的2015年,區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對這個項目的贊成投票過了半數,這個還建小區建設計劃就要“擱淺”了。 東西湖區人大常委會辦公室調研科科長朱從海回憶,在東西湖區人大常委會對2015年區政府15個單項投資超過1億元的項目逐一表決時,涉及先鋒苑一期還建小區項目爭議比較大。有些委員認為,臨空港新城建設剛剛起步,在這里還建房屋的話,配套設施不全,居民生活不方便,不應在此選址。也有委員認為,隨著臨空港新城的建設,城市功能將會逐步完善,集中建設還建小區,既促進了產城融合,又讓群眾享受到了改革發展成果。至于配套問題,應盡快完善。 請注意,與慣常采取的對政府投資項目“打包式”“一攬子”的審議方式不同,東西湖區人大常委會對當年度15個單項過1億元的政府投資項目,是單項審議、單項表決的。 “對各地方來說,政府投資項目是公共財政資金支出的‘大頭’。政府投資項目選得準,既可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又可筑牢經濟社會發展的‘底盤’。”朱從海告訴記者,區人大常委會審議2013年政府投資項目時,時任區人大常委會主任胡新社道出了委員們的顧慮,“所有項目打個包一次性提交審議,即使對少數項目有異議,也很難剝離,只能一攬子審議通過”,于是從2014年起,區人大常委會通過對比分析歷年審查的政府投資項目,決定對投資規模5000萬元以上項目實行逐項表決。2015年起根據投資總額和項目數量的變化,將逐項表決門檻提升至1億元,監督更精準,避免出現不成熟項目“搭便車”的現象。 也正是由于這樣精確的審議方式,對于先鋒苑一期還建小區這樣擦邊過關的項目,常委會組成人員能心里有數,持續監督。 五年來,在更精確、更科學、更民主的目標之下,各地人大常委會一邊對預算監督項目探索單項表決,一邊也在嘗試對立法項目精準審議、單獨表決。比如在廣東,按照《關于對法規案中個別重要條款單獨表決的決定》,常委會組成人員五人以上聯名可以書面提出對法規草案中個別重要條款進行單獨表決的建議。 |
相關閱讀:
- [ 10-07]走出快樂走出健康 武夷山舉行千人大王會獅健步行活動
- [ 09-30]全省人大系統喜迎十九大書畫展開展
- [ 09-29]縣人大開展文物保護實施情況視察活動
- [ 09-29]人大專題詢問,切實為民應成標配
- [ 09-23]省委組織開展縣鄉人大工作和建設調研檢查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