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0月10日電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日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統計局局長寧吉喆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經濟領域進展成就。十八大以來,我國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顯著增強。2013-2016年,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7.2%,高于同期世界2.6%的平均增長水平。我國對世界經濟增長平均貢獻率達30%左右,超過美國、歐元區和日本貢獻率的總和,居世界第一位。 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2013-2016年,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7.2%,高于同期世界2.6%和發展中經濟體4%的平均增長水平,平均每年增量44413億元(按2015年不變價計算)。今年上半年,國民經濟運行穩中有進、穩中向好,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9%,增速連續8個季度穩定在6.7%-6.9%的區間。 就業持續擴大。2013-2016年,城鎮新增就業連續四年保持在1300萬人以上,今年1-8月份,城鎮新增就業974萬人。2013-2016年,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基本穩定在5%左右,今年9月份為4.83%,為2012年以來最低。2013-2016年,農民工總量年均增長1.8%,今年二季度末農村外出務工勞動力同比增長2.1%。 價格形勢穩定。2013-2016年,居民消費價格年均上漲2.0%。今年1-8月份,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1.5%。過去幾年,7.2%的年均經濟增長速度、2%的通脹率、5%左右的調查失業率,較高增速、較多就業、較低物價搭配的運行格局難能可貴,在世界范圍內一枝獨秀。 綜合實力不斷增強。2016年,國內生產總值達到74萬億元,按不變價計算為2012年的1.32倍;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接近16萬億元,為2012年的1.36倍;谷物、肉類、花生、鋼鐵、汽車等多種工農業產品產量居世界首位;高速鐵路里程2.3萬公里,位居世界第一;2016年年末國家外匯儲備超過3萬億美元,今年8月末達3.09萬億美元,繼續保持世界首位。2016年,人均國民總收入(GNI)達到8260美元,在世界銀行公布的216個國家(地區)人均GNI排名中,我國由2012年的第112位上升到2016年的第93位。 國際影響力大幅提升。2016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折合11.2萬億美元,占世界經濟總量的14.8%,比2012年提高3.4個百分點,穩居世界第二位。2013-2016年,我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達到30%左右,超過美國、歐元區和日本貢獻率的總和,居世界第一位。 |
相關閱讀:
- [ 10-03]福建省能源結構優化節能降耗顯效 單位GDP能耗持續下降
- [ 09-29]多家機構預測三季度GDP增速或為6.8%
- [ 09-27]打破GDP沖動,建設綠水青山,福建交了答卷
“中國共產黨的故事——綠色發展” 宣介會側記 - [ 09-22]31省份5年經濟數據驚艷:20省服務業占GDP比重最高
- [ 09-22]教育經費連續5年占GDP比例超4% 媒體:這是一場保衛戰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