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昌10月10日電(記者胡璐 董峻)隨著草原生態保護和建設力度不斷加大,近年來我國草原生態修復速度明顯加快,草原生態環境持續惡化的局面得到有效遏制。據農業部最新統計,全國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到54.6%,較5年前提高3.6個百分點。 這是記者在10日召開的2017中國草原論壇上了解到的。草原綜合植被蓋度,是指某一區域各主要草地類型的植被蓋度與其所占面積比重的加權平均值,主要反映草原牧草生長濃密程度。 據農業部副部長于康震介紹,近年來中央出臺了一系列促進草原牧區又好又快發展的支持政策,啟動實施了草原生態補獎政策,繼續實施退牧還草等工程項目,草原生態保護投入大幅增加,每年投入超過200億元。在此推動下,5年來全國重點天然草原平均牲畜超載率累計下降了15個百分點。全國天然草原鮮草產量連續6年超過10億噸,實現穩中有增。 “不僅草原生態環境得到顯著改善,草原畜牧業持續健康發展,牧民收入持續穩定增加,草原科技水平顯著提升,草產業也不斷發展壯大。”于康震說。但他同時指出,草原管理、草原牧區發展等方面還面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推進,草原資源和環境承受的壓力越來越大,鞏固保護草原生態建設成果的任務依然艱巨。 下一步,農業部將進一步完善草原法律法規體系,加快構建草原生態保護制度體系,并認真實施草原生態補獎政策,落實草原禁牧和草畜平衡制度,同時推進草牧業發展,加快培育現代草牧業新型生產經營主體,提升產加銷一體化程度,實現產業發展和牧民增收雙贏。 草原是重要的生態屏障,具有涵養水源、保持水土、凈化空氣、維護生物多樣性、應對氣候變化等重要功能。我國草原面積近60億畝,約占陸地國土面積的五分之二。今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三十七次會議上強調,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 |
相關閱讀:
- [ 09-27]禁牧、休牧遏制草原退化 “黑土灘”變成“綠草地”
- [ 09-21]中國互聯網三十年:網絡文學從草圃發展成草原
- [ 09-12]“跨越-2017·朱日和”落下戰幕 “暴風雨”與“草原狼”握手
- [ 09-06]美媒:內蒙古地區糖正取代煤,為草原帶來新的商機
- [ 08-24]游客草原天路被騾子“碰瓷”? 警方:游客方有過錯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