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夯實“中國根基”
2017-10-11 14:04:34? ?來源:央視網 責任編輯:林瑤 趙舒文 |
分享到:
|
2016年11月11日,重慶沙坪壩區新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集中舉辦“家庭醫生”服務簽約儀式。圖為居民代表簽約家庭醫生現場。(圖片來源:新華網) 全民健康,是時代的呼喚,也是百姓的期盼。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p> 健康中國的核心要義是以人民為中心,本質上是改善人民健康狀況,實現人民健康全覆蓋。 目前,我國基本醫保覆蓋95%以上人口,編織起全球最大的基本醫療保障網;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完善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制度,全面開展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我國破除公立醫院以藥養醫機制,變灰色收入為陽光報酬;2016年,我國在200個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城市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力爭到2020年基本實現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制度全覆蓋…… 世界衛生組織盛贊“中國的醫改成就舉世矚目”。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雁門關外,山西右玉。 這里原本是一個風沙成患、山川貧瘠的不毛之地。曾有環境專家將右玉列入“最不適宜人類生存的地區”,建議全縣搬遷。 是走還是留?右玉人用行動給出了回答。60多年,20任縣委書記帶領群眾把昔日荒山變成了塞上綠洲。 拼版照片:上圖為治理前的山西省右玉縣右衛鎮的景象(資料照片);下圖為現在山西省右玉縣右衛鎮一帶的景象(圖片來源:新華社)。 2012年11月,黨的十八大報告首次提出建設“美麗中國”,這是人民意愿的凝聚?!傲己玫纳鷳B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绷暯秸f。 近年來,《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陸續出臺,被稱為“史上最嚴”的“新環保法”從2015年開始實施,我國在打擊環境違法犯罪方面力度空前。 “十二五”期間,全國共完成造林4.5億畝、森林撫育6億畝,分別比“十一五”增長18%、29%;森林覆蓋率提高到21.66%。我國成為全球森林資源增長最多的國家。 五年來,我國治理沙化土地1.26億畝,沙化土地面積年均縮減1980平方公里,實現了由“沙進人退”到“人進沙退”的歷史性轉變。 藍天保衛戰也初現成效。與2013年相比,2016年京津冀地區PM2.5平均濃度下降了33%、長三角區域下降31.3%、珠三角區域下降31.9%。 …… 從“生存”到“生態”,從“溫飽”到“環?!?,我們正在經歷著向著全面小康的綠色進軍。 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把人民的“小事情”放在心上,把人民的“大責任”扛在肩上,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讓“中國根基”日益牢固。億萬人民迸發出磅礴的力量,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向著實現兩個百年目標穩步前進。(文/孟利錚) |
相關閱讀:
- [ 10-11]十八大以來,習近平這樣抓作風建設
- [ 10-10]省社會主義學院各支部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
- [ 10-10]習近平就俄中友協成立60周年致賀信
- [ 10-09]武夷山市衛計局組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7.26”講話
- [ 10-09]聚焦十九大:習近平出訪的“僑”情結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