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稱,沙漠聽上去不像是最理想的種樹的地方。然而,自1978年以來,中國在干旱的北方地區已經種下了至少660億棵樹,希望將沙質草原和黃色沙丘改造成綠色長城。 據美國連線雜志網站10月10日報道,伊恩·泰赫去年穿越中國北方,紀錄下了這一驚人的壯舉。他拍攝了大量的工人管理樹苗、給灌溉水車注水和給小樹澆水的照片。泰赫說:“從理論上說種樹是好事,但是你可能產生懷疑。不過親眼目睹后令人難忘。” 報道稱,這個植樹造林的戰略是一個幫助戰勝荒漠化的宏大嘗試。中國大約有100萬平方英里(1平方英里約合2.6平方千米)的土地——占國土面積的四分之一——為黃沙覆蓋。干旱、森林采伐、過度放牧等等問題威脅著另外11.5萬平方英里的土地,引發的嚴重沙塵暴經常肆虐北京和敦煌等城市,很多科學家們相信種樹從長遠來看能有很大作用。不過中國國家林業局表示,這一舉措近年來使沙塵暴減少了20%,荒漠化土地減少了近5000平方英里。 泰赫住在馬來西亞,但是工作在亞洲各地奔波,紀錄人類對地表的影響。在2016年5月份的6天中,他拍攝了中國北部戈壁沙漠的植樹造林計劃。在北京以北約220英里處的多倫縣等地,植樹造林計劃似乎取得了成功,過去17年政府在那里植樹260萬棵。那個地方一派鄉野風光,草木茂盛,泰赫不得不在公路邊上停下車,徒步走幾分鐘,翻過沙丘,看看在風中搖曳的草的盡頭和沙漠開始的地方。他說:“老實講,難以想象這在過去是沙漠。” 為了對比,他還乘飛機向西南方向飛行約800英里到騰格里沙漠,那是中國荒漠化最嚴重的地區之一。在武威市郊區,農民艱難地耕種著干旱的土地。他說:“看到他們種田而周圍卻是黃沙漫漫,令人難以置信。”(編譯/劉宗亞) |
相關閱讀:
- [ 09-24]我國科研人員將參與非洲“綠色長城”建設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