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國采取強力措施治理空氣污染 確保冬季空氣更潔凈 參考消息網10月13日報道 外媒稱,為確保即將來臨的冬季空氣更加潔凈,中國采取強力措施與環境破壞作斗爭。 據拉美社10月12日報道,無論是中央政府還是受污染最嚴重省份的地方政府均采取了新的預防性措施。 中國政府2014年向污染宣戰。盡管從那時起污染源減少,但夾雜著PM10和PM2.5微粒霧霾的出現卻依然令人擔憂。這類污染物不僅危害人體健康,還成為國家實行發展計劃的障礙。 北京、天津、廊坊、保定市2017年10月底前完成“禁煤區”建設任務,散煤徹底“清零”。 此外,河北省和天津市將在2017年11月15日至2018年3月15日期間限制省市內具有高污染性的工業活動,如煉鋼廠和鍛造廠,并將限制建筑材料的生產。 報道稱,礦物被認為是中國在冬季期間環境污染的罪魁禍首,而山西省太原市則是最大的礦產生產地。山西省為響應國家對改善空氣質量作出的努力禁止了煤的銷售、運輸和使用。 同時,北京將暫停實施各類工程,包括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和拆除。 一項普查顯示,有1.7億平方米的房屋都存在著照明和能源系統老化的問題。北京將與各方合作,在數千座公共樓房中更換正在使用的低效設備。 大部分房屋建于上世紀80年代。部分房屋仍在使用白熾燈,以及手動調節并且未安裝水儲存和循環利用裝置的供暖和冷卻設備。 除了現代冷卻裝置和溫控裝置,北京政府決心在2018年為所有住房配備LED和自動調節燈。 為改善環境條件和水利資源可利用性并轉變發展方式,北京市的另一個目標是3年后將居民數量控制在2300萬人。 國務院的一份文件指出,由于北京是中國政治文化生活、國際交流和科學技術創新中心,因此要保證北京的安全和良好的工作環境。 在實施生態行動的同時,中國還加強了環境保護督察組管控。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完成對吉林、浙江、山東等8個省份的督察進駐工作,問責5763人。 到2020年,中國有望擁有一套能確保質量、真實性和環境數據標準掌控的體系。 在經歷了數十年以破壞空氣、土地和水質量為代價的快速發展后,中國在保護環境,保持平衡和可持續增長上投入了相同的重視。 |
相關閱讀:
- [ 09-24]會呼吸的痛?美研究人員稱空氣污染或致腎損傷
- [ 06-30]研究顯示:空氣污染水平“安全”也折壽
- [ 06-03]環保部:機動車污染已成中國空氣污染的重要來源
- [ 05-24]你造嗎?空氣污染或直接影響我們的睡眠質量
- [ 05-22]墨西哥城經歷20年來最長空氣污染 黑暗天空吞沒城市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