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級醫院門診量減少超一成 醫改半年主任號就診人次降幅超兩成醫藥費用增長創近17年最低 今年4月8日開始,北京市實施醫藥分開綜合改革。六個月來,參加改革的3700多家醫療機構,完成門急診量1億多人次,190多萬住院病人治療。改革以來,三級醫院門診量減少超一成,主任號就診人次降幅超兩成。醫藥費用增長創下了近17年來的最低,漲幅不足2%。 主任號就診人次降幅超兩成 昨日,北京晨報記者從市衛計委了解到,根據最新的監測顯示,與去年同期相比,三級、二級醫院門急診量分別減少11.5%和3.9%,一級醫院及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增加14.7%,城區部分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診療量增加20%以上。一些普通病常見病逐步分流到基層機構,扭轉了十多年來基層診療量占比下降的局面,大醫院人滿為患的狀態得到有效緩解。 此外,門急診副主任、主任醫師號就診人次分別減少8.5%和21.7%,看專家難的問題也有了緩解,醫患溝通交流時間得以延長,有限的專家名醫資源能更好地服務于危重急難患者。 醫藥費用增長創近17年最低 半年來,扣除CPI影響,醫藥費用增長不足2%,為2000年以來費用增幅的最低期,累計節約醫藥費用44億元。藥品陽光采購金額累計298億元,共節省藥品費用24.4億元,藥品陽光采購帶來的價格平均下降達8.2%,僅此一項,預計今年可節省藥品費用35億元左右。 同時,二、三級醫院藥占比由去年同期的42.6%下降到34.5%。門急診次均藥費與去年同期相比三級醫院減少了8.4%,二級醫院減少了9.6%,一級醫院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增加6.9%;住院例均藥費三級醫院減少了18.1%,二級醫院減少了15%,一級醫院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減少了17%。 北京醫藥分開綜合改革通過取消以藥補醫機制,設立醫事服務費和規范435項醫療服務價格,建立了新的補償機制,公益性得到加強。 監測表明,醫事服務費可置換原來的掛號費、診療費、藥品加成收入,醫療機構收入在總量基本穩定的情況下,結構得以優化,含金量提高。與去年同期相比,醫療機構可支配收入總體上趨勢良好,新的補償機制有效支持了醫療機構平穩運行,醫療機構對藥品收入的依賴機制不復存在。 另外,改革以來,城鄉基本醫療保險患者個人負擔總體平穩。社會救助對象門診、住院和重大疾病救助人均負擔均減少了30%左右。 1200余萬人次減免醫事服務費 目前,全市十六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有180家實施了“先診療、后結算”服務方式。對60歲以上本市老年人減免醫事服務費個人負擔部分,六個月累計減免1200余萬人次。高血壓等慢性病的105種常用藥品配送到位,開出兩個月藥品長處方1.4萬余張,減少了患者往返開藥的次數與時間,重點人群家庭醫生簽約率超過80%。 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近日在北京二、三級醫院中對患者開展的獨立調查顯示,91.7%的患者支持改革,82.2%的患者認為醫改有利于分級診療,83.8%的患者對醫療收費持肯定態度,90%以上的患者滿意就醫狀況。 此外,此次本市規范了96個中醫醫療服務項目價格,更好地補償了服務成本,體現了中醫勞動價值。針灸、推拿服務等中醫藥特色項目有了更好的支撐基礎。醫療服務項目和收費,使兒科、婦產科、護理、精神心理、傳染等部分短板專業得到發展支撐。北京晨報記者 徐晶晶 |
相關閱讀:
- [ 10-12]泉基層醫改:2020年基本實現“大病不出縣”
- [ 10-10]國務院常務會議肯定醫改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效
- [ 10-10]深化醫改 我國將確定超百個按照病種付費項目
- [ 09-29]聚焦基層綜合醫改 泉州市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會議召開
- [ 09-27]醫保全國漫游不是醫改目標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