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幾個主要成員國近期剛經歷了大選洗禮,政局震蕩跡象明顯,德國宣布下周開啟三個政黨組閣談判,多項經濟政策、移民政策可能影響本國和歐盟經濟一體化發展。另外,荷蘭艱難組閣成功,西班牙加泰羅尼亞地區公投風波也尚未平息,種種跡象都顯示出各國的政治環境動蕩加劇。同時,剛迎來新領導人的法國,其重塑歐洲的呼聲未得到德國積極呼應,“法德軸心”牢固程度面臨挑戰。由于成員國間的發展不平衡依舊,移民問題棘手,專家預計歐盟國家將無奈進入多軌發展的路徑。 多地出現政局動蕩 近期歐盟主要成員國紛紛出現政治動蕩跡象,尤其以德國三黨組閣和西班牙獨立風波為甚,組閣談判分歧和區域任性尋求獨立的陰霾徘徊在歐洲。盡管當前歐洲主要國家復蘇態勢良好,但政局不穩的因素將對未來經濟走勢產生潛在負面影響。 德國總理默克爾9日說,將于18日開始選舉后的組閣談判,這將是德國聯邦議院選舉后有關政黨首次就新政府組建問題進行磋商。 在9月24日舉行的德國聯邦議院選舉中,聯盟黨蟬聯第一大黨地位。但由于得票率未超過半數,聯盟黨需同其他政黨聯合組閣。根據最新形勢,唯一可能的組閣方式是聯盟黨同自民黨和綠黨結成執政聯盟。 此前荷蘭大選也經歷極右翼政黨沖擊,日前該國也終于完成“艱難”組閣,荷蘭四個政黨9日宣布達成聯合執政協議,距議會選舉結束已有208天。此次荷蘭多黨聯合執政及組閣談判將成為二戰后耗時最長的一次。值得注意的是,以“反伊斯蘭”“反移民”“反歐盟”為標簽的極右翼的自由黨雖得20席、成為議會第二大黨,但其他主要政黨均拒絕與其聯合執政,自由黨在組閣談判中出局。荷蘭新政府暫時躲過民粹主義政黨的沖擊,但面臨政策延續性受影響的命運。 除了組閣分歧,西班牙的區域獨立風波也驚擾歐洲大陸。 西班牙加泰羅尼亞自治區(加區)無視該國憲法法院和中央政府禁令,于10月1日執意舉行獨立公投。西班牙憲法法院此前裁定公投法案違憲。西班牙中央政府自9月中旬以來采取了多種措施阻止公投。 加泰羅尼亞領導人卡萊斯·普伊格德蒙特10日沒有立即宣布該地區獨立。在上周的全民公投之后,他呼吁與西班牙當局進行更多對話。但普伊格德蒙特表示,他提議延遲宣布獨立,以便在未來幾周內開始跟西班牙政府對話。 西班牙首相拉霍伊公開表示,加泰羅尼亞多年來為西班牙經濟發展作出了貢獻,也為福利和財富的增長作出了貢獻,“它不能落到極端分子、激進分子和分離主義者的手中”。 西班牙的風波引發歐盟委員會(歐委會)擔憂,該機構表示,根據西班牙憲法,該國加泰羅尼亞自治區(加區)舉行的獨立公投“不合法”,呼吁西班牙各方盡快停止對抗、展開對話。 歐委會主席容克此前也多次強調,加區獨立公投是“西班牙的內政”,需符合西班牙憲法相關規定。 歐委會在聲明中呼吁相關各方盡快停止對抗、展開對話,強調暴力不應成為政治的工具。聲明說,歐委會相信西班牙首相拉霍伊能在完全尊重憲法和公民權利的前提下處理好這個難題。 這一局勢也引起企業界強烈反應,一些知名企業已經宣布撤離該區或考慮撤離。分析人士認為,近日加區局勢持續緊張,加劇了企業家和投資者對該地區未來經濟和安全形勢的擔憂。 德因素影響歐洲凝聚力 經歷了大選的德國國內政策也在面臨調整,財長卸任、移民數量設限等事件都一定程度反映出歐洲經濟火車頭對于社會不同聲音的妥協、對區域經濟凝聚推動力的下降。 8日晚,德國聯盟黨內部兩大黨派——默克爾領導的基督教民主聯盟(基民盟)與巴伐利亞州州長澤霍費爾領導的巴伐利亞基督教社會聯盟(基社盟)就限制每年接收包括難民在內的移民數量達成一致,為聯盟黨與其他兩黨進行組閣談判暫時掃清了道路。基社盟一直呼呼限制接收難民數量,而默克爾曾多次表示反對,為此外界一直擔心兩黨對立立場會拖延組閣進程。 但默克爾仍會在組閣談判上遭遇阻力。自民黨和綠黨并不主張為接納難民人數設置上限。綠黨領導人厄茲代米爾在得知聯盟黨內部達成協議后說,這一立場只是基民盟和基社盟的立場,但不是未來政府的立場。 《金融時報》評論稱,德國政壇出現幾十年來最嚴重的碎片化格局,默克爾面臨著與自民黨和綠黨組成史無前例的三方聯合政府的前景;后兩個政黨在歐盟和歐元區改革問題上持有極為不同的觀點。 另外,原財長朔伊布勒近期的離任,被看作是為默克爾組閣“讓路”。 德國聯盟黨重要成員朔伊布勒即將結束8年的財長任期。這位深刻影響德國的歐洲政策、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口中的“理想搭檔”,是歐洲融合的堅定支持者。他卸任后,德國財政和經濟政策、歐元區加深融合的進程均會受到負面影響。 現年75歲的朔伊布勒,被媒體評價為“審慎、經驗豐富、有威望、堅定支持歐洲融合”。自2009年在金融危機、歐債危機期間“臨危受命”出任財長以來,朔伊布勒就一直是自律、量入為出的財政政策的堅決捍衛者。 他執著追求沒有赤字的平衡財政預算,推動德國財政盈余屢創紀錄,2016年達237億歐元,2017年僅上半年就達183億歐元,在普遍負債高企的歐洲各國之中獨樹一幟。 在金融危機爆發的十年間,德國在應對金融和經濟危機以及歐洲債務危機方面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德國媒體認為,無論誰接任財長,都必須有能力在繼續推動歐元區一體化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的博伊森-霍格雷費說,對德國下任政府來說,塑造歐洲未來財政政策將是首要任務之一。 德國總理默克爾自然希望保證德國在歐洲政策方面的連續性,也想繼續推動歐元區加深融合,但朔伊布勒的卸任無疑給這一問題帶來不確定性。 即使是在被逼執行嚴苛財政緊縮計劃的希臘,也對朔伊布勒卸任高興不起來。分析人士認為,因為德國自民黨一度主張讓希臘退出歐元區,如果自民黨接任財長,希臘的日子可能更難過。 自民黨對財長一職志在必得。而據以往經驗,自民黨與聯盟黨聯合組閣,兩黨人選均有機會獲得財長職位,但目前在具體人選方面卻眾說紛紜。 法德軸心漸現動搖 歐洲一體化始于法德合作,兩國一直被視為歐盟的發動機,在解決各種問題時兩國的高度政治一致成為歐盟和歐元區穩定的基石。但兩國剛剛經歷完大選,合作能否維持既有的默契尚難定論。 近年來,歐洲一體化受到債務危機、難民危機和英國“脫歐”等多重打擊,一度面臨倒退危險。但今年以來,歐洲經濟復蘇態勢向好,親歐政黨在荷蘭、法國和德國大選中全面勝出。一時之間,“法德軸心”能否為目前陷于困頓的一體化打開機會之窗,成為歐洲媒體熱議話題。但分析人士認為,綜合各方面因素來看,打開這扇機會之窗的難度很大。 上月,德國大選結果正式公布的第二天,法國總統馬克龍在巴黎發表演講,提出一系列重塑歐盟的建議主張,經濟方面主張首先加強與德國的統一協調,在歐元區核心建立強有力的統一預算,設立歐元區財政部長職位,以保證歐元區經濟增長并有能力應對各種經濟危機的沖擊。 對于馬克龍的主張,默克爾做出“謹慎”回應,未談及任何細節。 德國《明鏡》在線的文章認為,大選結果讓默克爾的施政空間受限,恐怕無法達到馬克龍的期望。 德國外交部長加布里爾評價馬克龍的演講“大膽且充滿激情”,并表示法國在重塑歐洲未來上“可以信賴德國”。但是,分析普遍認為,加布里爾所在的社會民主黨在本屆大選中落敗,明確表示將進入反對黨,使他的承諾蒼白無力。 羅伯特·博世學會研究員菲利普·斯蒂芬斯發表評論文章稱,馬克龍關于深化歐盟一體化的全面提議,確定了正確的政治領域。對全球化的回應必須是共同努力,去保護和促進國家福祉。德國采取“蹲下防守”姿勢,是無法說服人們相信這一點的。 正在忙于組閣的默克爾也面臨內部阻礙,包括聯盟黨中的基社盟在內的內閣政黨對馬克龍的改革設想并不完全認可,這也將阻礙法德推進歐盟改革。 馬克龍重塑歐洲計劃的核心是進行歐元區改革,包括設立歐元區共同預算、歐元區議會和歐元區財政部長職位,還建議發行共同債券為預算融資。 基社盟反對設立新的歐盟機構和職位,自由民主黨也表示拒絕任何歐元區共同預算。主要原因在于擔心德國的資金將用于資助歐洲的“邊緣”國家,而這些國家有的在難民事務上與德國唱反調,有的則繼續維持高社會福利,沒有按要求推進結構改革,削減政府債務。 德國經濟專家委員會主席、萊布尼茨經濟研究所主席施密特日前更是撰文指出,建立共同的歐元區預算或共同的失業保險制度將播下未來沖突的種子,因為出于自身國家的利益,成員國把這些安排變為永久性的不對稱財政轉移支付計劃。“一旦建立了共同責任制,就會減少實施結構改革的動力”。 同濟大學德國研究中心副主任胡春春認為,2008年金融危機及其之后的歐債危機,暴露出歐盟許多結構性問題:比如有統一貨幣歐元,卻無統一財政政策,無法給前者發展提供足夠的支撐。很多經濟學家認為,這是導致歐盟內部經濟發展不均日趨嚴重的主要原因。馬克龍提出設置歐盟財政部長和歐元區統一預算機制,應該會受到法國和德國堅定“歐洲主義者”的積極回應。 但是,默克爾從來就不是冒進的政治家。按照馬克龍的設想,集合19個歐元區國家的統一預算,可能需要數千億歐元,無論從默克爾的個性而言還是德國人的主流民意,都難以支持。 胡春春告訴新華社記者,關于重振德法雙輪驅動、推進歐洲一體化,原則上沒有人會說不,但對于德國人來說,關鍵是在整個方案中德國應該扮演什么角色。自2008年以來,德國主導下的歐盟采取緊縮財政政策,在很多經濟議題上的對策相對保守,馬克龍的提議可能過于激進,德國新政府恐怕不會全盤接受。 歐元區改革議題中,“統一預算”已經是相對溫和的建議,尚且很難為德國全盤接受,更別提“歐元債券”了。馬克龍深知這一點,此前已表示放棄尋求后者。用英國《金融時報》一篇評論的話說,盡管馬克龍畫的藍圖很宏大,“在歐元區,默克爾才是發號施令的人,而馬克龍也不會和她吵。” 多軌發展或成無奈選項 對于歐洲區域發展的未來,在經歷英國“脫歐”沖擊、“法德軸心”現動搖傾向之后,專家們主張歐洲決策者們采取更包容的態度,允許多軌發展,一方面降低對法德的依賴,一方面為平息政局動蕩和合作機制缺陷贏得時間窗口。 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日前提出未來歐盟發展中心,幾項主張均暗示無須過度依賴德法兩國。 容克在年度“盟情咨文”中稱,歐盟已經有了共同預算和議會,沒必要為歐元區另起爐灶。他雖然也提議設置歐元區財政部長職位,但認為這一職位應由歐盟委員會負責該領域事務的副主席兼任。有分析認為,歐委會并不想在歐盟一體化問題上喪失主導權。 此外,出于維護歐盟成員間的團結,容克主張未來所有成員都加入目前由19個成員組成的歐元區,而法德認為當務之急是深化歐元區改革,而非給歐元區擴容。 英國智庫龍洲經訊的首席經濟學家,《資本主義4.0》一書作者卡列茨基撰文認為,歐盟改革要想取得突破,唯一可行辦法就是通過采用雙軌或“同心圓”的模式,即中心是一個更為政治一體化的歐元區,外圍是一個松散的非歐元國家經濟聯盟。 “但是,這樣的雙軌歐洲只有在特定條件下才能推進:默克爾能戰勝想脫離單一貨幣的德國民族主義者,馬克龍能說服布魯塞爾的想要所有成員加入歐元區的一體化狂熱分子。”卡列茨基說。 半年前的歐盟未來白皮書提到,歐盟將允許那些有意愿的成員國在一些特定領域深化一體化,也就是走所謂的“多速歐洲”之路。當時,德國、法國、意大利、西班牙等國領導人表態支持“多速歐洲”。但以維謝格拉德集團(由捷克、匈牙利、波蘭、斯洛伐克四國組成)為代表的中東歐國家由于擔心遭到邊緣化,強烈反對。 |
相關閱讀:
- [ 10-12]IMF上調多國經濟預期獨缺美國 特朗普表現不如預期
- [ 08-29]歐非多國領導人就應對非法移民問題達成共識
- [ 09-30]中國駐黎維和部隊在多國聯合實彈演習中表現出色
- [ 08-25]南亞多國雨季洪災持續肆虐 死亡人數已破千
- [ 08-24]歐洲多國近期遭遇恐襲 斯洛伐克上調恐襲警戒級別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