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的話 又到碩果飄香時。豐收的喜悅洋溢在農民的笑臉。過去五年里,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砥礪奮進,鏗鏘前行,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收獲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累累碩果,前所未有地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 黨的十九大召開在即,在這豐收時節、歷史時刻,本報記者奔赴齊魯大地,深入田間地頭、廠礦車間、機關單位,真實記錄此刻人們的所想所盼,用心感受五年變革與百姓所得,深刻體會黨心與民心同頻共振,原汁原味呈現在自今天起推出的《十九大時光》專欄。 黨的十九大即將召開,這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山東各地黨員干部群眾翹首以盼、歡欣鼓舞,細說獲得感、展望十九大、暢談中國夢,表示一定要團結一心、砥礪奮進,以滿腔的熱情和昂揚的姿態,迎接盛會召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繼續努力奮斗。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五年砥礪奮進,五年成就輝煌。我省黨員干部和廣大群眾認為,黨的十八大以來的五年,是黨和國家發展進程中很不平凡的五年。五年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我省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視察山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為指引,經濟文化強省建設邁出堅實步伐,各項事業取得重大成就,老百姓收獲滿滿獲得感。 “幸虧當時醫保報銷了7萬多元,又獲得近3萬元的醫療救助金,這才解了一家人的燃眉之急。”兩年前,高青縣田鎮寧家村的寧云福患了縮窄性心包炎并伴有并發癥,做心包剝離手術花了24萬多元。寧云福說,“要是沒有這筆錢,現在家里還不知道會是啥樣子。” 據統計,我省六成左右的貧困人口是因病致貧、因病返貧。近年來,我省出臺大病救助、大病保險的系列保障政策,除了醫保報銷外,省級財政每年還列支臨時救助資金1億元以上,列支醫療救助資金3億元以上。對基本醫療保險和大病保險支付后個人自負費用仍有困難的,加大醫療救助、臨時救助、慈善救助等幫扶力度。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地處黃河灘區的東明縣長興集鄉竹林村村民徐清海,幾年前從老村搬入新建的竹林社區,住進了二層小樓,擺脫了祖祖輩輩“建了拆、拆了建”的窘境,實現了真正的安居。“現在道路交通便利,農村生活豐富起來,看電影、跳廣場舞,樣樣不少!村民發展副業種大棚,連拉呱都是‘在哪干活,賺多少錢’!”徐清海說,鄉親們都盼著十九大召開,能帶來更多好政策,“聽黨的話跟黨走,有好政策大伙兒更得加油干,日子才會節節高。” 法者,治之端也。時代呼喚法治,人民期盼法治。“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立案登記制、司法責任制、內設機構改革、破解執行難等制度舉措的實施,真正實現了讓審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負責,極大提高了司法的權威性和公信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山東省律師協會副會長、山東舜天律師事務所主任劉丕峰說,相信十九大以后,司法改革將繼續深化,法治的陽光一定會更多地照進人們的心田。 濟南曜陽國際老年公寓負責人曲夕彥最近很忙, 她已經連續參加了好幾場公建民營養老機構的運營招標會。“這幾年,政府支持養老服務產業發展的力度越來越大,尤其是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后,大家的干勁兒更足了。”曲夕彥告訴記者,去年,曜陽國際老年公寓首次承擔了政府購買服務,負責給社區里的貧困、高齡、孤寡老人提供多類型居家養老服務。“習近平總書記說,要構建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這給我們養老服務從業者指明了方向。”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殘疾人一個也不能少。43歲的鄒城市大束鎮東山頭村村民孟宏偉,高位截癱,肢體一級殘疾。在長期求醫治療過程中,負債累累,極度貧困,他曾一度失去生活的信心。在各級殘聯和社會各界的幫助下,他著手創業,并參加了多期電商培訓班,開拓了眼界。通過不斷努力,孟宏偉的企業效益逐年提高,不僅自己擺脫了貧困帽子、實現脫貧奔康,而且安置帶動10余名貧困殘疾人就業增收。談及這一切,孟宏偉動情地說:“這一切都源于黨的好政策,源于中央的英明領導,我們殘疾人趕上了好時代。今后,乘十九大東風,我將繼續借力惠殘政策,把企業做大做強,吸納和帶動更多殘疾人就業創業,脫貧奔康,以實際行動回報社會。”(記者 魏然 趙君 趙琳齊靜 依盟 一穎)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