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0月13日電(記者劉陽 劉莉莉)近日美國一家著名智庫發布2018年度美國軍事力量指數報告,評價美國軍力為“勉強合格”,其中陸軍和海軍陸戰隊的戰斗能力甚至處于“弱”級別,引發美國輿論熱議。 分析人士認為,相比其他國家,美軍的作戰能力和威懾力優勢明顯,這是不爭的事實,該智庫發布的報告顯然夸大了美軍的不足。而這種“唱衰”做法的目的,很可能是為特朗普政府增加軍費預算提供“理論支持”,并幫助美國各兵種爭取更多利益。 【“勉強及格”?】 美國著名智庫傳統基金會發布了一份《2018年美國軍事實力指數》報告,從軍隊規模、戰備狀態以及軍備威力三個維度,對美國陸軍、海軍、空軍、海軍陸戰隊和核部隊實力進行了評估,評分分為“非常弱”、“弱”、“勉強及格”、“強”和“非常強”五檔。 報告認為,美國陸軍的整體實力為“弱”。報告總編輯達科塔·伍德在接受美國媒體采訪時表示,美國陸軍規模自2012年以來從45個旅縮編至31個旅,而其中只有3個旅能隨時派遣到戰區投入戰斗。 美國海軍的整體實力為“勉強及格”。報告宣稱,雖然美國海軍當前保持全球部署態勢,但仍然存在作戰平臺老化、現代化進程受挫等問題。 報告認為空軍在各軍種中表現最好,但依然是“勉強及格”。部分美國空軍飛行員也向傳統基金會表示,由于訓練強度不夠、維修保養不力,美國空軍的作戰能力未來將持續下滑。 美國核部隊的整體實力也為“勉強及格”,其科研力量、戰備狀態以及盟友配合等方面表現“及格”,彈頭現代化、核武體系以及核測驗準備狀態等方面表現較弱。 對海軍陸戰隊的評估和陸軍相同,也是“弱”。報告認為,海軍陸戰隊戰斗人數從5年前的20.2萬人降至18.44萬人,且訓練和裝備都未達到標準。 【“喪失優勢”?】 從2015年至今,傳統基金會先后發布4份《美國軍事實力指數》報告,其中今年2月發布的《2017年美國軍事實力指數》報告下載量超過48萬人次,足見其影響力之大。 除了各軍種狀況,報告還對美軍在世界各地的用兵環境以及美國面臨的安全威脅等進行評估。報告認為美國用兵環境“良好”,但外部勢力對美國核心利益威脅水平“高”。 報告在結論中說:“自二戰以來,美國在世界中的領導地位發生動搖,其安全利益正在經受重大壓力。挑戰正在增加,盟友也在變化,逐漸增重的債務也令美國軍力難以保證其利益。美軍的地位亟待重新考量。” 伍德在報告發布時表示,美國仍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軍隊,但軍事優勢正在快速消失,與此同時挑戰卻迅速增加。 【另有目的】 對于這份報告,美國輿論普遍認為其夸大了美軍不足。有分析人士認為,在科技快速發展的今天,仍將艦艇數量作為衡量軍力重要指標已經過時。 例如,美國海軍日前公布“哥倫比亞”級戰略核潛艇研發計劃,稱由于性能升級,12艘“哥倫比亞”級戰略核潛艇就可以取代目前服役的14艘“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艦艇數量下降并不一定導致戰力受損。 資深軍事評論員胡文翰認為,報告中所說的“勉強及格”和“弱”等,并非是與其他國家整體軍事實力對比后的結果,而是撰寫人對照美軍未來作戰需求后分析得出的結論。 例如裝備水平方面,按照報告的說法,80%以上裝備為新列裝裝備方可被評定為“非常強”。然而,美國戰略核武器雖然服役時間普遍超過30年,但其威懾和作戰能力仍然在全球一枝獨秀,與全球其他國家相比有較大優勢,而報告中仍然將美國核部隊的彈頭現代化水平評判為“弱”。 那么,傳統基金會為何如此“妄自菲薄”?分析人士認為,傳統基金會是著名的保守派智庫,和呼吁增加軍費的共和黨以及各大軍火商關系密切,不排除有為特朗普政府增加美國軍費預算提供支持的嫌疑。 胡文翰認為,當前特朗普大力推進“強軍計劃”,要求將美國陸軍兵力從目前的不足50萬人增加到54萬人,海軍水面艦船數量從276艘增至355艘,空軍戰斗機數量增至1200架,海軍陸戰隊兵力增至36個營。美國2018財年國防預算達到創紀錄的近7000億美元。作為特朗普的重要智囊,傳統基金會的這份報告可謂是在為特朗普的“強軍計劃”背書,為巨額國防預算提供“依據”。(新華國際客戶端) |
相關閱讀:
- [ 03-03]特朗普登美軍新一代航母視察 稱欲重建美軍軍力
- [ 10-25]美陸軍部長:美國注意到俄軍在增強軍力
- [ 08-31]韓國或再增強軍力 軍方考慮引進核動力潛艇
- [ 08-29]日本舉行最大規模奪島實彈演習 大批軍力齊出動
- [ 05-05]外媒稱西歐半數男性是一人后裔:先進軍力即為權力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