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萬明杰,陸軍炮兵防空兵學院教授、博士后、專業技術四級,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國家精品課程負責人,軍隊院校育才獎金獎獲得者,曾榮立二等功3次。 唯有根基穩固,枝干堅挺,綠葉茂盛,未來戰場上的“防空巢穴”才會堅不可摧?!f明杰 中國網10月15日訊(記者 謝露瑩 通訊員 董迎港 白楠)33年從軍路,29年樹師表。善謀打仗,他是專家眼中的“排頭兵”;科研教學,他是教員心中的“領頭雁”;瞄準實戰,他是“防空巢穴”的“筑造者”。 陸軍炮兵防空兵學院防空導彈專家萬明杰,無論科研創新,還是教學育人,他著眼從實戰出發靈活運用創新方法,不斷提升基層作戰能力建設,被大家譽為專家眼中的“排頭兵”。 家庭——奠“巢之根基” 萬明杰有一個溫馨幸福的家庭,愛人和孩子對他的事業非常理解和支持。2008年,女兒參加高考時,萬明杰正在廣東陽江進行科研項目的實地測試。攻堅階段,如果他走開,技術的測試可能就會錯過部隊演習的關鍵環節。萬明杰當時選擇了留下來,只在工作間歇通過電話給予女兒支持和鼓勵。實驗圓滿結束時,女兒給爸爸打電話告知自己考上211學校的喜訊,末了的一句話,“爸爸,我也為有您這樣一位以事業為重的父親而感到驕傲!”令萬明杰喜極而泣。 陪過萬明杰出差的教員常常有這樣的疑問,除非任務緊急必須坐高鐵,一向惜時如金的他總愛乘坐夕發朝至的普通列車,并且還一再囑咐買晚一點兒的車票。其實,這背后有一段萬明杰內心的情節。由于忙于工作和研究,萬明杰一度疏于對家庭的關照,直到有一天兒子的初中物理老師問他:“你一個電子專業的博士后,兒子的物理怎么竟然只考了42分?”那時他才意識到應該為這個家出一份力。 為了彌補“缺位”,從那時起,他盡可能每天晚上都親自輔導兒子的功課,然后再去忙自己的事情,甚至在出差間歇利用“候車”的寶貴時間擔當家庭“頂梁柱”的重任,引導兒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值得欣慰的是,后來兒子憑借優秀的成績考入重點高中。 如今,再度回憶這些,萬明杰有自己的感慨:“自己的選擇,讓我失去了很多,也讓家人承受了太多,但我不后悔,我能做的就是為工作更加努力,給家人傾心付出……” 團隊——立“巢之枝干” 萬明杰的辦公室里收藏著很多精心書寫的賀卡,隨手翻開,字里行間都是真情流露,每張賀卡背后,都有一段情真意切的往事。 博士李毓輝剛到教研室就遇到年度教員崗前培訓和主講教員資格認定兩個“攔路虎”,那時的他壓力很大,工作效率也不高。萬明杰敏銳地察覺到他的擔心,積極對他進行幫助和指導,相繼打出提供資料、修改教案、講評試講等系列“組合拳”,最終李毓輝教員順利通過了難關,成為響當當的教學主力。 萬明杰在全院率先確立了教員“走出去、請進來、自生成”的“助飛計劃”。 組織教員到駐地高校、防空兵部隊、空軍地導部隊參觀學習,為新體制、新裝備和新戰法的研究奠定基礎。針對每名教員的不同特點,量身打造成才規劃,通過手把手地教、心貼心地帶、實打實地幫,引導大家揚優長、補短板、聚合力。他探索建立的“一周一議”的議教制度、“一對一”的幫教制度,促使教研室四次榮立集體三等功。對這些,萬明杰有自己的理解,“用事業凝聚人,才是真正穩住教員心的工作之道,教研室才能取得更大的成績。” 桃李——護“巢之綠葉” 萬明杰每學期都有帶學員到家里吃一頓餃子的“必修課”。也正是這份情最能打動學員的心,讓萬明杰成為學員們亦師亦友的知心教授。 一次教學聯席會上,面對萬明杰這位“全國名師”,學員們有點怯場,討論發言時斷時續,這讓萬明杰實在坐不住了。思來想去,萬明杰決定采用請課代表到家里吃餃子等方法,拉近師生的距離,改善師生的關系。聯系多了,關系近了,教學針對性強了,學習的效果自然也就好了。 而正是在和諧的學習氛圍中,萬明杰桃李不言的師德風范被彰顯,一批批學員走向部隊成為防空兵建設的骨干。 每每想到這些,萬明杰臉上會洋溢起幸福的微笑,“看到他們一個個成長成才,成為部隊的骨干,我覺得自己為育人下點功夫非常值當?!?/p> |
相關閱讀:
- [ 10-15]“脫貧,讓年輕人看到發展的希望” ——記黨的十九大代表、山西嵐縣樓坊坪村原第一書記房瑞標
- [ 10-15]十九大代表今起陸續抵京,代表構成有何新特征?
- [ 10-15]福建省開展出席黨的十九大生產和工作一線代表履職培訓
- [ 10-13]日歐舉行EPA談判代表會議 力爭達成最終協議
- [ 10-13]十九大將設“黨代表通道” 組織3次現場采訪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