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我們黨的重要使命。山東積極推進舊村改造搬遷、異地扶貧搬遷,讓居民住上寬敞明亮的新房。 東營市墾利區勝坨鎮尚莊村的新社區交付使用了。一大早,新社區的廣場上就熱鬧起來,大家排著隊等待選房。首批選房的是60歲以上的老人,74歲的孟憲樓選到了一套80平米的二居室。 選房現場 東營市墾利區勝坨鎮尚莊村村民孟憲樓:配套很好,附近有醫院和學校,住的房子有暖氣,今年不用燒煤了。 尚莊村緊挨著鎮中心,這幾年,村里外出務工的越來越多,留守兒童留守老人不斷增加。借助土地增減掛鉤的試點政策,墾利區積極推動舊村整體搬遷到配套齊全的新社區,原有村莊將復墾成農田。 東營市墾利區勝坨鎮尚莊村村委主任尚文嶺:越來越好,黨的好政策,盼望十九大政策更好,我們在好政策的指引下努力,幫助群眾一步好過一步。 而在臨沂費縣,異地扶貧搬遷的崔家溝村為9對“大齡”新人舉辦了一場集體婚禮。30歲的準媽媽陳蓉當年偷偷嫁到山上父母卻不同意,這次終于能補辦喜事了。 異地扶貧搬遷大會 新娘陳蓉(化妝):也挺遺憾的,這么長時間沒穿婚紗,一直沒舉行婚禮。當時要跟我說了真那么窮,估計我也不會來(笑)。 崔家溝村原先在大山里,搬遷前,30歲以上的“光棍”有28個。全村一半家庭都是貧困戶。在異地扶貧搬遷政策的支持下,2015年崔家溝村整村搬遷到30公里外的朱田鎮上,新社區供暖、物業都免費,還建成了幼兒園等公共設施和3個就業安置園區。 新社區 整村搬遷給當地提供生態修復的機會。政府投入2億元修建基礎設施,整理和復墾土地一萬多畝,53戶原村群眾回到山上開辦家庭農場。 山東費縣縣委書記程守田:較好地實現了近期能安居、中期能就業,長期有產業、能致富這樣一個效果,群眾比較滿意。 |
相關閱讀:
- [ 10-11]男子高速上徒步月余 想從內蒙古去山東卻走反方向
- [ 10-11]山東教育扶貧“剪斷”貧窮代際傳遞
- [ 10-11]山東創新管理提高環保數據質量
- [ 10-02]五大洲30多位代表在山東出席孔子國際書畫展活動
- [ 09-27]山東現11萬元天價蛐蛐 背后藏著哪些秘密?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