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蘭州10月16日電(記者 徐雪) 2017年天水蘋果產業發展論壇16日在甘肅天水舉行,來自國內外的專家學者圍繞國內蘋果種植技術、蘋果產業供給側改革、果蔬貯藏保鮮技術及開發應用等建言獻策。 國家蘋果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韓明玉介紹,目前,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蘋果生產國,種植面積和總產量均占全世界的50%左右。 “2008年到2016年中國蘋果迎來最好的發展時期,種植面積與產量穩定增加,生產布局向優勢區集中趨勢明顯。”韓明玉稱,蘋果產量的90%以上集中在優勢發展區域,以渤海灣和黃土高坡兩大產區為代表。 韓明玉說,目前,蘋果產業處于又一個調整的關鍵時期,“提質增效”是這個時期的主題,所以應該在產區、品種結構、產業布局上做調整。 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宋洪遠作《解析農業供給側改革以及中國農業今后發展方向》報告,他指出,我國農業發展已進入新的歷史階段,面臨階段性的農產品供給過剩和總量不足并存、農民增收緩慢等難題,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僅可以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還能破解諸多難題。 美國果樹種植專家邁克爾·科科倫曾先后五次來我國南方、中部、華東等地,與農民一起吃住在農場,種植特色果品,并提供生產經營的建議。此次天水之行,他作《美國蘋果種植技術、經驗及產業發展趨勢》報告,從土壤分類、病蟲害防控、質量控制,以及食品安全、經營加工、市場分析等方面作了詳細的介紹。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高級工程師徐勇作《果蔬貯藏保鮮技術及開發應用》報告,介紹了果蔬保鮮是果蔬生產、貯藏和銷售過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采用科學、合理的貯藏保鮮技術,能有效延長新鮮果蔬的貯藏期,調節淡旺季,繁榮果蔬市場,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中國農產品市場協會執行會長、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董事長張玉璽作《中國農產品生產與流通現狀和中國農產品今后發展方向》報告,從中國糧食總產量、蔬菜總產量、果品總產量、中國農產品現狀、國際上農業情況、中國農業該如何發展等多個方面作了詳盡的講解。 |
相關閱讀:
- [ 10-16]市扶貧辦市扶貧開發協會: 示范帶動 產業幫扶
- [ 10-16]人工智能產業再迎政策利好 將獲國家資金直接支持
- [ 10-15]福建打造升級版職業教育 為產業轉型厚植人才優勢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