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霾污染物變身電動車超級“能量棒” 科技日報訊(記者 華凌) 霧霾主要污染物如含硫廢氣會嚴重危害人體健康,而記者日前從天津大學獲悉,該校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楊全紅教授研究小組,首次將硫化氫和二氧化硫氣體快速“綠色”制成在水中具有良好分散性的納米硫顆粒,作為電極材料和功能性隔膜,使得在電動汽車中有著良好應用前景的鋰硫電池性能表現優異。這種“變廢為寶”的思路實現了大氣污染治理與新能源器件發展的結合。該研究成果論文發表在最新一期國際能源領域著名期刊《納米能源》上。 具有超高能量密度的鋰硫電池是未來電動車器件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而硫作為其正極活性物質,擔負著存儲能量的重任。為突破傳統處理方法的局限,把廢氣中的硫高效轉化為可應用于鋰硫電池中的活性物質,是將污染物治理和新能源技術開發相結合的一大創新。 楊全紅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說,研究小組自2013年開始嘗試將大氣污染物變身為新能源器件中的關鍵角色,目前實驗證明了硫化氫和二氧化硫氣體在鋰硫電池中可起到“能量棒”的作用。研究人員在基礎化學反應的啟發下,以水作為反應介質,實現了硫化氫和二氧化硫氣體的氧化還原,產物僅為硫納米顆粒與水。所得納米硫具有良好的水分散性。 美國阿貢國家實驗室著名電池專家陸俊教授向記者表示,這一開創性的工作構思十分巧妙,一舉兩得,所得納米硫顆粒對鋰硫電池的性能提升和產業化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
相關閱讀:
- [ 09-11]秋冬京津冀霧霾狙擊戰打響 環保部:不許應付
- [ 06-27]標準動車組復興號首發:抗霧霾能力強 巧設USB插口
- [ 06-06]霧霾含抗生素耐藥性細菌?北京環保局批駁謠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