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媒關注人類首次"看到"引力波事件:大陸"慧眼"貢獻巨大 核心提示:在引力波事件發生時,全球僅有4臺X射線和伽馬射線望遠鏡成功監測到爆發天區,大陸的“慧眼”望遠鏡就是其中之一。 參考消息網10月19日報道 臺媒稱,全球多國科學家10月16日同步宣布,人類第一次直接探測到來自雙中子星合并的引力波,并同時發現這一壯觀宇宙事件發出的電磁信號。大陸天文科學家不但高度參與,大陸第一顆空間硬X射線調制望遠鏡衛星“慧眼”和位于南極的巡天望遠鏡,都做出巨大貢獻。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10月18日報道,美國東部時間8月17日8時41分(北京時間20時41分),美國“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捕捉到這個引力波信號。此后2秒,美國費米太空望遠鏡觀測到同一來源發出的伽馬射線暴。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使用引力波天文臺和電磁波望遠鏡同時觀測到同一個天體物理事件。科學家在美國華盛頓發布這一重大發現時,大陸、德國、英國和法國等國科學家也各自發布這項訊息。 報道稱,當引力波事件發生時,全球僅有4臺X射線和伽馬射線望遠鏡成功監測到爆發天區,大陸的“慧眼”望遠鏡就是其中之一。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副研究員金志平參加的國際團隊,通過引力波光學信號的觀測和光譜分析確定,中子星合并確實是宇宙中金、銀等超鐵元素的主要起源地。 報道稱,大陸第一顆空間硬X射線調制望遠鏡衛星“慧眼”,在引力波事件發生時成功監測波源所在的天區,對伽馬射線電磁對應體(簡稱引力波閃)在高能區的輻射性質給出嚴格的限制,為全面理解引力波事件和引力波閃的物理機制做出重要貢獻,相關探測結果發表在報告此次歷史性發現的研究論文中。 南極天文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王力帆表示,從北京時間2017年8月18日21時10分起,即距離引力波事件發生24小時后,大陸位于南極的巡天望遠鏡AST3合作團隊,利用南極昆侖站運行的第2臺望遠鏡AST3-2,對引力波事件GW 170817展開有效的觀測,持續到8月28日,獲得大量重要數據,并探測到此次引力波事件的光學信號。 |
相關閱讀:
- [ 10-18]引力波探測,數據處理技術在“助跑”
- [ 10-18]又見引力波!這一次,中國沒有錯過
- [ 10-17]我國南極望遠鏡探測到引力波對應光學信號
- [ 10-17]科學家探測到新型引力波:“時空漣漪”知多少?
- [ 10-17]人類首次直接探測到雙中子星合并引力波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