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本月11日,美聯儲的總資產為4.459萬億美元,總負債為4.418萬億美元,資本金為412億美元。上月21日,美聯儲貨幣政策會議決定,從10月開始正式縮減資產負債表,而縮表的進程則根據6月份已經宣布的計劃進行,即開始的第一個季度,每個月收縮100億美元,隨后每個季度縮減的規模增加一次,每次每月增加100億,直至每個月的縮減規模達到500億為止。 如果根據這個進程,2017年將縮減300億美元,2018年縮減的規模將按照第一季度600億、第二季度900億、第三季度1200億、第四季度1500億的規模進行,整個2018年將縮減4200億美元。因此,美聯儲縮表的真正影響要到2018年下半年才會比較明顯。 12月料將再次提高利率 美聯儲在采取量化寬松貨幣政策之前的總負債規模是9952億美元,整個量化寬松導致美聯儲總負債擴張了3.464萬億美元。這些基礎貨幣投入到美國經濟體后,對于美國經濟的復蘇產生了重要的刺激作用,美國的廣義貨幣供應量(M2)從2008年9月份的7.782萬億美元增長至目前的13.67萬億美元,凈增長了5.888萬億美元。 由于經濟增長并不如人意,實體經濟對貨幣和信貸的需求并沒有大量增長,大量貨幣流入了美國股市,導致美國股市迅速從危機沖擊下的低谷恢復到危機前的高點,并且隨后不斷創下歷史新高。目前美國股市標準普爾500指數已經高達2500點,房價指數也在去年回到危機前的高位。這是美聯儲隨著美國經濟逐漸復蘇后必須要逐步縮表的重要原因之一。 立場相對溫和的美聯儲主席耶倫對于掌控美聯儲貨幣政策走向“正常化”的速度和進程非常謹慎,從2015年12月第一次加息之后,停頓了整整一年才在2016年底重新啟動加息進程。2017年分別在3月和6月提高了兩次利率,加息的速度非常緩慢。 根據美聯儲原來透露的貨幣政策調控進程,2017年美聯儲將提高利率三次,市場普遍預期今年12月還會又一次加息。但也有不少人根據耶倫的“鴿派”作風,認為目前美國的通脹并沒有達到目標水平,似乎美聯儲12月并不一定再次加息。 筆者判斷美聯儲今年12月將會再次提高利率,原因是美國經濟似乎已經達到了這次經濟復蘇的頂峰,這預示著未來通脹往上走的趨勢已經非常明顯。如果美聯儲不繼續提高利率,向中性利率水平靠攏,新的衰退來臨時需要動用貨幣政策的空間將非常小。 美聯儲2018年后是否會延續耶倫定下的緩慢“縮表”和謹慎提高利率的基本調子,目前似乎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因為明年2月底耶倫的任期將結束,未來由誰接替耶倫掌控美聯儲尚待決定,而美聯儲新主席對于貨幣政策會有什么樣的看法也是未知數。 “縮表”和提高利率進程有可能中斷 理論上講,耶倫留任并非不可能,因為歷史上美聯儲主席并不隨總統更換而離任。但特朗普已經多次間接表示了對耶倫的不滿意,因此特朗普“換將”是市場普遍看法。究竟誰會接替耶倫?最近盛傳特朗普面試了美國斯坦福大學教授約翰·泰勒,泰勒接替耶倫的傳聞不脛而走。如果從市場上傳聞的候選人關于貨幣政策相關問題的看法和觀點來看,泰勒當選美聯儲主席的可能性要大于其他人選,如前美聯儲委員會成員凱文·沃什、拉里·林塞等。 泰勒是提出著名“泰勒規則”的經濟學家。泰勒關于利率與通貨膨脹關系的理論,以及據此提出的中央銀行應根據通貨膨脹來確定短期利率的“泰勒規則”,對于包括美聯儲在內的各國中央銀行貨幣政策都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就威望和能力而言,泰勒勝任美聯儲主席綽綽有余。但特朗普要找一位聽命于自己的美聯儲主席,而泰勒掌控美聯儲必定會按照自己的理念來調整貨幣政策,未必會完全聽命于特朗普。 如果泰勒接替耶倫,美聯儲未來的貨幣政策調控大方向將不會有太大的變化,根據“泰勒規則”,美聯儲未來調整利率水平的透明度也將提高。而如果是其他人,則未來美聯儲貨幣政策的不確定性可能會增加,整個“縮表”和提高利率的進程有可能中斷。 新興經濟體反應波瀾不驚 迄今為止,美聯儲的貨幣政策收縮的過程比較緩慢,影響相對比較溫和。美聯儲2014年終止量化寬松貨幣政策時產生的沖擊,似乎遠遠大于隨后實際收縮貨幣供應時的影響,很多新興市場經濟體遭受了資本大規模流出的沖擊,巴西、南非、阿根廷,甚至印度都出現了資產價格大幅度下跌的市場震蕩。 當2016年美聯儲重新啟動加息進程后,美聯儲收縮貨幣供應的各種預期早已提前釋放,市場反而波瀾不驚。加上多數新興經濟體經過兩年的調整,經濟狀況有了明顯的改善,國際收支狀況比2014年明顯好轉,外匯儲備也大幅增加,市場上投機者沖擊新興市場經濟體的動力和題材都明顯不足。 中國經濟經歷了連續的供給側結構性調整,增長率下滑的底部已經構筑,未來增長的前景相對樂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調高了今明兩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測就是證明。在經濟樂觀前景的基礎上,人民幣匯率預期發生了相反的變化,加上人民幣資產的實際回報率和吸引力都高于美元資產,資金外流的動機已經大大減少。因此,未來一年內,美聯儲縮表甚至進一步提高利率對于中國的溢出性影響也不會很大,各種風險都處于可控狀態。(作者徐明棋系上海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國家高端智庫資深咨詢專家) |
相關閱讀:
- [ 05-13]德媒稱歐洲央行或將釋放退出寬松貨幣政策信號
- [ 02-09]安倍將啟程赴美 擬謀求特朗普對日貨幣政策理解
- [ 11-01]英國央行貨幣政策料將按兵不動 脫歐影響或不如預期嚴重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