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堪培拉10月19日電(記者 徐海靜)澳大利亞科學界的最高榮譽、一年一度的澳大利亞總理科學獎18日晚在堪培拉的國會大廈舉行頒獎典禮,在澳工作的一名中國籍科學家、一名華人科學家與其他科學家分享了7個獎項中的6個。 昆士蘭大學中國籍教授楊劍獲得今年的弗蘭克·芬納年度生命科學家獎。作為統計遺傳學家,楊劍創建了先進的統計學方法,可以用來破解復雜的人類基因組,分析基因的變異,揭示疾病背后的遺傳因素,幫助人們開發新藥以及預測基因風險。 楊劍2008年自中國浙江大學博士畢業,同年來到昆士蘭醫學研究所做博士后,2011年進入昆士蘭大學,5年后被評為教授。 楊劍對新華社記者說,此次獲獎是對中國教育的一種肯定,“中國學生越來越接近國際一流水平,中國科研環境也一步步改善,已能支撐起世界頂尖科研”。他希望將來能回中國工作,因為中國科研正迎來蓬勃發展的時期,回國工作能將個人事業與國家發展結合,對個人和國家是一種雙贏。 悉尼科技大學華裔教授金大勇獲得今年的馬爾科姆·麥金托什物理科學家獎。運用量子點、激光、納米結晶和其他技術,金大勇開發出新型顯微鏡,能觀察到活細胞中的分子運動。借助這種顯微鏡,科學家可以了解到人類免疫系統是如何工作的,病毒如何產生抗藥性,并能在數以百萬計的細胞中發現單個癌變細胞。 今年總理科學獎的大獎獲得者是樂卓博大學的基因科學家珍妮·格雷夫斯。在過去的50年里,格雷夫斯一直專注于研究性染色體的進化,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同時培養出50多名基因科學家。 總理科學創新獎授予墨爾本大學的埃里克·雷諾茲。30年前,雷諾茲發現奶制品中的一種蛋白具有修復和強化牙齒的功效。如今,他的研究成果已實現商業轉化,造福大眾。 格雷夫斯和雷諾茲分別獲得25萬澳元(約合19.7萬美元)獎金,楊劍和金大勇分別獲得5萬澳元獎金。伍倫貢市烏斯利山小學的尼爾·布拉姆森、悉尼基拉韋中學的布雷特·麥凱分別獲得小學和中學科學教育獎。今年的創新新人獎空缺。 澳大利亞總理科學獎是澳大利亞科學界最負盛名的獎項,每年表彰在科學研究、科研創新、科學教育領域取得突出成就的科學家和教育工作者。 |
相關閱讀:
- [ 05-05]福建修改科學技術獎勵 基礎研究獎改科學獎
- [ 12-19]“中國青年諾貝爾獎”東潤丘成桐科學獎正式揭曉
- [ 01-14]華裔入圍英特爾科學獎半決賽 曾因是學霸被嘲笑
- [ 01-08]300人入圍“英特爾科學獎” 華裔學生占34%
- [ 11-10]我國科學家首獲世界獎金最高科學獎(圖)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