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江蘇省江陰市新橋鎮飛馬水城(2017年5月29日攝)。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為有源頭活水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從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與人民群眾的偉大創造中汲取智慧,推動治國理政不斷取得新進展
“世界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變化,中國也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變化,我們必須在理論上跟上時代,不斷認識規律,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創新?!?/p>
十九大報告所闡釋的,正是過去五年間,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中國大地發生的巨大變化。
著名中國問題專家馬丁·雅克評價說:中國共產黨有生命力和成功的原因,就是成功地把馬克思主義本地化和中國化,使馬克思主義符合中國的國情,而這一過程仍在繼續。
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如何更好運用馬克思主義觀察時代、解讀時代、引領時代?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以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聯系實際,用不斷創新的理論指導實踐,交出了一份讓人民滿意、令世界驚艷的治國理政成績單。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為經濟“新常態”下的大舉措,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扮演世界經濟的“穩定之錨”。
——“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1500多項改革舉措挺進深水區、敢啃“硬骨頭”。
——“‘老虎’‘蒼蠅’一起打”掀起史無前例的反腐風暴,形成“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壓倒性態勢”。
——“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掉隊”催動世界最大規模人口的脫貧攻堅,創造每小時1500人脫貧的人類紀錄。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徐徐展開美麗中國壯闊畫卷,“兩個輪子一起轉”全速發動創新驅動的新引擎。
——“實干興邦、空談誤國”凝聚13億人共同信念,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最持久、最深層的力量”……
在世界驚嘆的目光中,一系列具有開創性、全局性、長遠性的理論與實踐完美結合。
2017年,井岡山市、蘭考縣率先脫貧,中國貧困縣實現了第一次數量上的減少。
從變“面上掌握”為“精準到人”,從變“大水漫灌”為“精準滴灌”,從變“固定受益”為“精準進退”,中國共產黨創新提出的精準扶貧政策,以每年減貧1300萬人以上的成就,書寫了人類反貧困斗爭史上“最偉大的故事”。
十九大代表、井岡山市委書記劉洪說,沒有我們黨創新理論的指引,沒有廣大人民群眾的頑強拼搏,就沒有井岡山脫貧“摘帽”的偉大勝利。這也充分證明,科學的理論只要同實踐結合、被人民掌握,就會散發出真理的光芒、產生無窮的力量。
中國正進行著人類歷史上最為宏大而獨特的理論和實踐創新,越來越多的人正在成為這個進程的受益者。世界知名民意調查中心皮尤研究中心的調查結果顯示,中國民眾對中共和中國政府的滿意程度,高于全世界其他政體下的大部分國家。
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戴木才說,從“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到“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到“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為民理念轉化為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融入執政目標、執政方略、執政方式等治國理政的要素之中。
云南省墨江哈尼族自治縣聯珠鎮克曼村哈尼族群眾的易地搬遷安置房(2017年1月12日攝)?!靶】德飞弦粋€都不能掉隊”催動世界最大規模人口的脫貧攻堅,創造每小時1500人脫貧的人類紀錄。新華社記者胡超 攝
五年前,習近平在履新之初曾說:“人民群眾是我們力量的源泉?!?/p>
黨的十八大以來,他走遍全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實地調研脫貧攻堅;走進廠礦、企業、科研基地,詳細了解改革瓶頸;走訪農家、社區、養老院,耐心詢問民生關切;深入邊關哨所、連隊營房、軍事演習的前沿陣地,發出強軍興軍號令……
從人民群眾的火熱實踐中汲取治國理政的智慧與經驗,用樸素平實的語言闡明觀點和理論,在萬眾一心的美好期盼中凝聚開創未來的決心與信心。
在廣州琶洲互聯網創新聚集區,市值超過3萬億元的互聯網標桿企業紛紛入駐,共同打造全球互聯網產業創新創業優選地;
在云南瑞麗國家開發開放試驗區,公路、鐵路與“空中走廊”建設快馬加鞭,這個“面向南亞東南亞的通道樞紐”正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成為中國西部開發的前沿地帶……
中央黨校校委委員、副教育長韓慶祥說:“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形成了圍繞時代之問、聚焦當下實踐的理論體系,這是對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的系統總結,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璀璨結晶,為發展21世紀馬克思主義做出了原創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