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悉尼10月22日電(劉世隆)生物學傳統理論認為,翼龍的滅絕很大程度上因為來自鳥類的競爭。澳大利亞研究人員最新提出,這一假說可能“冤枉”了鳥類,它們與翼龍非競爭關系,而是“和平共存”了數百萬年。 研究成果已發表在新一期英國《皇家學會生物學分會學報》上。翼龍生存于約2.28億至6500萬年前,是會飛的爬行類動物。“翼龍”一詞最早來源于希臘文,意為“有翼的蜥蜴”。最大的翼龍翼展可達12米,而最小的翼展僅約25厘米。 這一研究負責人、澳大利亞麥考里大學生物科學系研究人員尼古拉斯·陳說,先前普遍認為,翼龍類在白堊紀進化得體型越來越大,是為了避開與相對較小的鳥類競爭,這也讓它們最終因難以適應環境而滅絕。 他說,此前相關研究僅對比了翼龍類與鳥類的肢體骨架,而他們這次采用“形態空間學”技術,增加對比了翼龍化石顎的長度、翼和腿的比例等數據。結果發現,與類似大小的翼龍相比,鳥類具有較短的中翼、較長的跖骨和較短的顎。 翼龍類與鳥類的形態差異表明,它們的飛行、行走以及捕食方式均不相同,生態位重疊較小,在同一個生態系統中競爭也較小。 尼古拉斯·陳告訴新華社記者,翼龍類與鳥類源自不同的祖先,盡管它們都可以飛行和行走,但這不代表它們的生存方式相同。長期來看,它們應該“不是競爭關系”,翼龍體型進化變大也不是為了避免與鳥類沖突。 |
相關閱讀:
- [ 04-02]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將舉辦大型翼龍展
- [ 08-23]2017年鳥類攝影大賽冠軍作品揭曉
- [ 04-18]美國德州成鳥類天堂:白鷺筑巢 粉鷺展翅(圖)
- [ 01-09]俄動物園現禽流感威脅 將對所有鳥類實施安樂死
- [ 04-10]越南科普書將駱駝稱作世界上最大鳥類 遭家長投訴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