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焦點】經濟增長有了一臺更穩定、更具韌性的引擎 上周,備受矚目的國民經濟“三季報”出爐。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前三季度,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9%,第三季度增長6.8%,連續9個季度運行在6.7%至6.9%的區間,繼續保持中高速增長。 中國經濟交出喜人答卷,消費表現尤其亮眼。前三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了64.5%,較上半年提高1.1個百分點,消費驅動經濟增長的模式進一步鞏固。 近年來,消費對經濟增長持續發揮基礎性作用,2014年~2016年,消費已連續三年成為經濟增長的第一動力,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逐年增長。 “在三駕馬車當中,消費的規模最大。”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邢志宏表示,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以來,消費需求潛力的釋放,使中國整個經濟增長從過去過度依賴投資和出口向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的局面轉變。 今年以來,消費繼續保持蓬勃發展的態勢。數據顯示,1月~9月,全國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6.3萬億元,同比增長10.4%。商務部重點監測零售企業1月~9月銷售額同比增長4.6%,較上年同期加快0.9個百分點。 在消費總量穩步增長的同時,消費結構也出現了積極變化,新的消費熱點不斷釋放出新的消費潛力。 近年來,消費升級成為各行各業討論的熱門詞匯。回顧上世紀我國出現的消費升級熱潮,從自行車、手表、收音機為代表的“老三件”,到以冰箱、彩電、洗衣機為代表“新三件”,兩次消費升級還能概括出流行的消費品類,而此次消費升級已遠遠不止消費品的升級,消費觀成為升級的主角。 “從價格敏感到品質敏感,從追求稀缺到追求體驗,從財富區隔到能力區隔,從注重實用到追求精神。”在業內人士看來,新的消費升級本質上折射出社會結構和思想的變化。 “中國在消費升級的過程中不是跑步前進,而是直接跨越前進。”有媒體評論認為,中國消費人群的消費心理得到了重新整合,消費升級很大程度上是消費者的消費欲望被重置,產業鏈上的企業會基于全新的消費欲望構建新的產品、新的服務。 如今,在消費市場上,新的消費模式和消費形態正日臻成熟,新舊之間的融合轉化也更加自如。 前三季度,我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29.1%,非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增長更快,達到52.8%。與此同時,線下消費也持續回暖,商務部重點監測專業店、百貨店銷售額同比分別增長6%和1.6%;專賣店、便利店銷售額也實現了較高同比增速,分別達到8.4%和7.1%。 而從消費形態來看,服務型消費的增長十分迅猛。根據相關部門的統計,今年暑期電影票房同比增長了30%,最近連續三個季度中國居民出游的意愿都保持在80%以上。城鄉住戶調查統計資料也顯示,居民消費支出當中,居住類、教育文化娛樂類、醫療保健類的消費都是兩位數的增長,而且比重在不斷地提升。有機構測算,過去5年間,餐飲(線下消費)、航旅、教育、生活服務等服務消費的年增長率在70%以上。 消費總量快速增長、消費結構積極變化,消費將繼續發揮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已經成為各界共識。與投資、出口相比,消費是一臺更穩定和更具韌性的經濟增長引擎。未來,如何進一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消費增長提供供給保障,如何通過簡政放權和放管服為消費增長提供體制機制保障將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課題。 |
相關閱讀:
- [ 10-23]廈門海洋經濟預計今年實現總產值2295.16億元
- [ 10-23]“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透出新時代中國經濟新信號
- [ 10-22]【理上網來 輝煌十九大】陳文玲:創新已成為我國經濟的“靈魂”
- [ 10-22]用三大變革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 [ 10-22]庶民經濟受創慘重 臺作家批蔡當局誰把心思放民生上?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