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今起試行《安樂死法》 年滿19歲即可提前決定 【環球網綜合報道】韓國《亞洲經濟》援引韓國保健福祉部22日消息稱,從10月23日至明年1月15日將試行《維持生命醫療決定法》(也稱《安樂死法》),臨終患者可以自己決定是否繼續接受維持生命的治療。 維持生命的醫療是指,對醫學上已經判定治愈無望的臨終病人進行的僅用來維持生命體征的治療。 根據《維持生命醫療決定法》,從明年2月起,如果主治醫師及相關領域的1名專家從醫學的角度判斷患者已經處于臨終期,治愈無望,那么患者可以自己決定是否接受心肺復蘇、血液透析、抗癌及人工呼吸器4種維持生命的治療。 但前提是患者必須通過填寫“事前維持生命醫療意向書”和“維持生命醫療計劃書”明確表明不接受維持生命的治療。 法案試行工作分為兩個部分,一是事前維持生命醫療意向書的相關資訊、填寫及登記;二是填寫及執行維持生命醫療計劃書。 凡年滿19歲的成人,不論是否患有疾病,都可以填寫事前意向書。該資料在患者未來被判定無治療意義,即將死亡時,可作為拒絕維持生命治療的資料使用。 未填寫事前意向書,但病情已至末期,處于臨終階段的患者可要求醫生填寫維持生命醫療計劃書。 盡管《維持生命醫療決定法》正式實行在即,患者、家屬、醫療團隊及普通人對該法案的理解還不夠。今年3月健康保險政策研究院進行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知道該法案存在的普通人僅有15.6%,醫療團隊33.6%,患者及家屬37.2%。 為此,韓國福祉部計劃通過此次試行加大對該法案的宣傳,減少法案正式實行的混亂。 2009年,韓國正式為一名處于植物人狀態的患者摘除呼吸機,實施韓國首例“尊嚴死”。在韓國,相對“安樂死”而言,“尊嚴死”一詞使用更為普遍,其含義也略有不同。它僅指放棄給患者治療、任由患者自然死亡的“消極的安樂死”,而不包括注射藥物幫助患者死亡的“積極的安樂死”。 |
相關閱讀:
- [ 05-05]美國一動物保護區對全部動物實施安樂死 引發廣泛爭議
- [ 03-15]挪威發現傳染性疾病 兩千頭馴鹿或被安樂死
- [ 03-02]英一動物園被爆5年里近500只動物喪生 7只健康幼獅被安樂死
- [ 01-09]俄動物園現禽流感威脅 將對所有鳥類實施安樂死
- [ 09-21]澳維州議會引入安樂死法案 最早或在2019年中推行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