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0月25日電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近日,有軍事分析人士指出,未來作戰邁向無人化、智能化已成為明顯趨勢。 美國與俄羅斯都認為,有朝一日,海底也會像地面、海面和天空一樣,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因此開始尋求以新技術占據海底戰的優勢。美俄在水下無人武器領域的競賽已然展開。? 據報道,美國海軍上個月與波音公司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簽署合同,要打造能搭載各式傳感器與武器的大型遠程無人潛航器“殺人鯨”。 根據合同,美軍分別撥給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和波音公司4320萬美元及4230萬美元,分頭設計“殺人鯨”,之后交給美國海軍評估。被選中方案的公司將著手制造五艘“殺人鯨”,并于2020年交付。 報道稱,美國之所以努力研發水下無人武器,一個重要原因是俄羅斯在這一方面也有不俗甚至可能更勝一籌的實力。 美國于2015年9月首次披露俄羅斯可能發展一款可攜帶核武器的無人潛艇,這種無人潛艇可對美國沿海地區造成嚴重威脅。 根據俄方披露的信息,這一裝置名為“地位-6”,其主要用途是制造一個大范圍的放射污染區域,這一區域在長時間內不利于進行任何軍事、經濟活動,通過這一方式可破壞敵國沿海區域的重要經濟設施。 根據現有資料,“地位-6”長5至7米,下潛深度可達1000米,航行距離可達1萬公里,能夠高速運行,預計2018年可完成第一階段研制,2025年前將進行試驗。 軍事觀察人士認為,這種令人生畏的武器一旦出現,將帶有遙控裝置或者自動控制,如果攜帶核彈頭,幾乎可摧毀地球上任何位置的敵方軍事設備。 與此同時,美國將在2020年前建立一支無人潛航器中隊,足見無人潛航器在美國未來軍事作戰中的重要地位。 此外,無人潛航器還被視為航母的克星。它可在航母可能行經的航線上沉入水底等待,發現航母的蹤跡后再伺機發動攻擊。 分析人士認為,隨著無人駕駛技術和水下航行技術的升級,無人潛航器將成為一支不可忽視的作戰力量,是多國海底爭雄的利器。 |
相關閱讀:
- [ 10-17]新聞分析:美俄爭雄水下無人武器領域
- [ 10-13]美俄“外交加媒體戰”硝煙漸濃
- [ 09-22]美俄駐敘地面部隊指揮官首次會面討論避免兩軍沖突
- [ 09-19]美俄克拉荷馬州發生汽車墜河 車上五人全部死亡
- [ 09-19]摩擦不斷,美俄關系難轉暖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