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時隔13年重啟主權外幣債券 稱融資并非發行主權外幣債券首要考慮 財政部網站24日消息,近日,財政部有關負責人就2017年發行美元主權債券相關問題表示,時隔13年,中國政府再次面向國際投資者發行主權外幣債券,是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進金融業對外開放的重要舉措,對擴大金融業雙向開放具有重要意義。在經濟持續增長、外匯充足的情況下,中國政府并沒有強烈的外部融資需求,本次發行主權外幣債券,融資并非首要考慮。 上述負責人表示,與十年前相比,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從27萬億元增長到80萬億元,穩居世界第二,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財政收入從5萬億元增長到16萬億元,為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質基礎;外匯儲備從1.5萬億美元增長到3萬億美元,穩居世界第一,人民幣匯率保持了基本穩定,為我國對外支付和融資提供了可靠保證。在經濟持續增長、外匯充足的情況下,中國政府并沒有強烈的外部融資需求,本次發行主權外幣債券,融資并非我們的首要考慮,所以發行規模不大,募集的資金將用做一般政府性支出,統籌使用。 上述負責人表示,2016年以來,隨著外部環境發生變化,香港人民幣市場有所回調,經國務院批準,財政部相應減少了人民幣債券的發行規模,同時適量發行美元主權債券,總量仍保持約280億元。此次發行地點選擇在香港,體現了中央政府對香港保持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一貫支持。 近年來,中國經濟穩中向好態勢不斷鞏固,發展新動能加快集聚,經濟增長格局發生重大變化。上述負責人稱,可以說,中國經濟增長初步實現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向依靠三次產業協調帶動轉變,由主要依靠外延擴張向依靠提高質量、增加效益轉變,這些轉變表明中國經濟發展潛力巨大,前景良好。 國際評級機構在評級方法上的局限性和“順周期”性,在國際金融危機之后,已經備受國際社會和投資者的質疑。上述負責人強調,一些國際評級機構基于西方發達國家經驗和慣性思維開展主權信用評級,對中國經濟的發展路徑、增長模式、體制特點的認識存在局限性,對中國經濟良好基本面和發展潛力存在誤讀。國際市場上成熟的專業投資者,都建立了內部獨立的風險定價體系,對中國的真實主權信用狀況,會做出客觀判斷。 匯豐亞太區行政總裁王冬勝表示,在內地經濟升級轉型、資本市場穩步開放以及“一帶一路”加強跨區域互聯互通的大背景下,本次美元主權債券的發行體現了中國繼續鼓勵國際投資者參與中國經濟發展的承諾。同時,此舉亦能夠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為內地發行人提供重要的融資平臺,尤其是服務于“一帶一路”的相關項目。另外,此次發行的債券可用作回購,將有助于提高香港市場的流動性。 |
相關閱讀:
- [ 10-24]21所高校獲省財政廳專項補助
- [ 10-20]財政金融監管協作助力特區為構建良好財政金融生態
- [ 10-19]省財政廳認真收看黨的十九大開幕式
- [ 10-18]國稅系統財政票據將電子化 手工票據明年起停用
- [ 10-16]“脫歐”陷僵局 英財政大臣成“怒火”焦點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