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5日,工人在杭州市富陽區淥渚鎮閬塢村洪家嶺大棚種植基地內忙碌。
這個建在廢棄礦坑中的大棚基地種植白芨,目前每畝投入10多萬元,預計4年后每畝產值可達50多萬元。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淥渚鎮曾是有名的建材之鄉。近幾年來,當地政府積極轉變發展方式,加大礦山整治力度,目前已經有13個制砂點完成自拆,4家礦山已停產或在邊坡治理中;推進廢棄礦坑土地平整流轉,建立礦山復墾地鐵皮石斛種植示范基地和白芨種植基地作為示范,已綜合利用廢棄礦山145畝,從倚重傳統礦山產業逐步轉向生態經濟發展。
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10月25日,工人在杭州市富陽區淥渚鎮閬塢村洪家嶺大棚種植基地內清理雜草。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空中俯瞰杭州市富陽區淥渚鎮閬塢村洪家嶺40畝的大棚種植基地(10月25日攝)。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空中俯瞰杭州市富陽區淥渚鎮閬塢村洪家嶺40畝的大棚種植基地(10月25日攝)。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