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省公布前三季度GDP成績單 18省增速跑贏全國(表)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0月26日訊(記者 楊淼) 隨著全國前三季度GDP數據的出爐,截止到10月25日,已有21個省市對外公布了2017前三季度本地的GDP數據。據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統計,目前公布數據的21個省市中,北京、天津、河北GDP增速低于前三季度全國水平,剩余18個省區GDP增速均高于全國。目前來看,貴州表現最佳,前三季度增速10.1%,較全國高3.2個百分點。 我國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長6.9% 國民經濟全年有望更好實現預期發展目標 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了全國前三季度經濟數據,據了解,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9%,增速與上半年持平,比去年同期加快了0.2個百分點,其中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8%,經濟連續九個季度運行在6.7%-6.9%的區間,發展的韌性明顯增強。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邢志宏表示,前三季度我國經濟運行呈現了增長平穩、就業擴大、物價穩定、國際收支改善的良好運行的格局。 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41229億元,同比增長3.7%;第二產業增加值238109億元,增長6.3%;第三產業增加值313951億元,增長7.8%。 邢志宏表示,從前三季度的經濟發展情況來看,支撐我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和邁向中高端水平的有利因素在不斷積累增多,所以他認為下一階段中國經濟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態勢還將持續發展,全年有望更好實現預期發展目標。 18省前三季度GDP增速高于全國 西南地區成績單亮眼 據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統計,從目前21個省市GDP增速的排名來看,貴州、重慶、云南、江西、安徽、四川、陜西、河南、福建、寧夏等在內的18個省市增幅超過了全國水平,且同比增幅均不低于7%。其中青海、上海兩地GDP增速為7%。 從表中可以看到,公布數據的21個省份中,前三季度各地區經濟增速仍延續了“西高東低”的態勢,貴州、重慶前三季度季度成績單依然亮眼,目前在公布省份中GDP增速排名前兩位,增幅不低于10%。值得記者注意的是,云南前三季度的增速為9.0%,比去年全年的增速要高出0.3個百分點。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到,貴州這幾年的表現非常出色,從貴州省統計局、國家統計局貴州調查隊聯合發的數據來看,貴州經濟運行延續了近幾年來持續向好的發展態勢,表現為主要經濟指標增速持續高于全國、高于西部,居全國前列。從2003年以來,貴州地區生產總值增速已經連續14年穩定在10%以上,此外貴州經濟增速自2011年第1季度以來,已經連續27個季度保持在全國前三位。 另外,記者發現,除了貴州,重慶在2013年-2016年,GDP增速連續4年保持10%以上。而前三季度,貴州經濟繼續保持了高速增長,并且在GDP層面超越了天津,成為僅次于上海、北京、廣州、深圳四座一線城市的中國GDP第五城。 從表格中可見,前三個季度云南經濟一直呈現速度較快、效益提升、民生改善的良好態勢。云南省統計局新聞發言人表示,云南前三季度服務業發展穩中趨快,新興服務業拉動作用增強。 14省前三季度GDP增速較上半年有所回落 5省市持平 天津回落幅度最大 據中國經濟網統計,從表中可以看到,與上半年GDP增速相比,有貴州、重慶、云南、安徽、四川、天津等在內的14省市前三季度GDP增速有所下滑。江西、湖北、海南、江蘇、北京5個省市GDP增速與上半年GDP增速持平。僅上海、新疆這兩個市區的GDP增速有所增長。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發現,天津GDP增速與上半年相比回落比較明顯,回落了0.9個百分點,天津市統計局副局長褚麗萍介紹,天津經濟增速有所回落,既有來自國內外經濟形勢變化的影響,也有主動調控的原因,同時也是天津市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所要面對的客觀現象。 她表示當一個地區經歷了一段時間的高速增長后,都會出現增速“換擋”。近二十年來,天津經濟增速基本保持了兩位數增長,經濟總量不斷擴張,2016年全市生產總值接近了1.8萬億。面對大基數、高起點,天津經濟繼續保持6.0%的增長速度,雖有所回落,但仍可以說是來之不易。 褚麗萍介紹,天津經濟增速有所回落的同時,運行質量和效益正在不斷攀升,結構更加合理優化,代表經濟未來發展方向的行業、產業增長速度加快,市場活力持續釋放,民生進一步改善,人民獲得感不斷增強。 |
相關閱讀:
- [ 10-25]文化產業占比GDP超4% 中國文化軟實力大幅提升
- [ 10-25]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首超3萬億 連續5年GDP占比超4%
- [ 10-25]廣東前三季度GDP增長7.6% 增速高于全國
- [ 10-20]前三季GDP同增6.9% 城鄉收入差距繼續縮小
- [ 10-20]三季度GDP增速回落是在積蓄力量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