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雙11”購物節即將到來。各種網絡平臺,相繼推出“雙11”促銷活動,層出不窮、各式各樣的網絡詐騙,也隨即而來。為此,武漢網警結合近日多發網絡詐騙案件,聯合本報,為市民推出“雙11”網絡防騙指南。 低價iPhoneX作誘餌 轉賬后就消失 案例:某日,有人通過微信聯系鄧某,向其詢問是否買iPhoneX,并表示“雙11”前低價促銷,且貨品隔日送到。經協商,對方同意以9000元的低價將iPhoneX賣給鄧某。想趁機賺一筆“差價”的鄧某表示,想要進購20臺,并向對方轉賬18萬元。可沒想,轉賬后,鄧某再向對方詢問快遞單號時,對方卻消失了。 騙術揭秘:詐騙分子通過假網站、社交媒體發布虛假信息,以低價為誘餌,吸引受害者上鉤,轉賬之后騙子便消失不見。 警方提醒:通過正規的網站和支付寶等平臺進行交易,雙方都有保障。 虛擬物品詐騙 也來“雙11”湊熱鬧 案例:近日,葉某通過手機登錄某網絡游戲平臺,某網絡主播yy加其好友。yy稱,“雙11”期間游戲平臺促銷,可以參加充值6000元返還5000元的活動,提升平臺內級別。葉某掃描yy發來的二維碼支付了6000元,yy又給了一個付款二維碼,稱掃描后便可歸還5000元。葉某操作后,但金額并沒有返還。yy稱是操作超時,讓葉某再掃一次。最終葉某掃描了5次二維碼,共損失5萬余元。 騙術揭秘:騙子利用返還、返利等借口,讓多次掃描付款碼。這個二維碼其實是付款碼,每掃一次便是資金的損失。 警方提醒:不要輕易掃陌生二維碼,同時收、付款碼要分清。 借錢給好友遭遇網絡詐騙 案例:日前,楊某收到好友陳某QQ信息。陳某稱想“雙11”給老婆買個包,現在手頭緊,想找楊某借2萬元錢,并表示借錢很“丟臉”,讓楊某切勿聲張。楊某立馬給其發來的賬戶匯款2萬元錢。楊某事后給陳某打電話確認時,陳某否認。原來是陳某QQ被盜用。 騙術揭秘:騙子加當事人QQ或微信,盜取事主領導、同事、好友等頭像,用QQ、微信聯系當事人,要求匯款。 警方提醒:遇到熟人轉賬、借錢等,通過電話或者面對面確認。 為購物輕信網貸詐騙 案例:某大學學生樂某,為“雙11”囤積在“購物車”的物品近萬元。但她的卡中只有5000多元。這時她收到一條陌生短信,顯示其貸款申請已經通過,要求添加QQ詳聊。樂某添加了對方QQ后,對方稱要繳納3000元的保險金,讓樂某以現金匯款給對方指定賬戶。隨后,對方又說樂某信用額度低要繳納2000元,樂某也匯給對方。最后,因一直未貸到款項,樂某才發現自己被騙。 騙術揭秘:騙子注冊虛假釣魚網站,發布虛假信息,由于當事人不懂,或在銀行無法貸到這么多款,或者貸款利息較高,會被嫌疑人以利息、保證金、還款能力、提高額度等理由騙取金額。 警方提醒:不要輕易相信網絡快速貸款的小廣告,市民需要貸款,還是通過正規途徑、走正規手續。 為賺高傭金購物 陷入網絡刷單 案例:熱衷于高科技電子產品的張某,某日手機收到一則刷單短信,以高額傭金誘導其加QQ了解詳情。 正想趁著“雙11”下手幾件心儀的高科技產品的張某,一盤算,整套設備買下來,還差1萬多元錢,便趕緊按照對方要求進行了小額刷單,收到了對方返還的本金和傭金。此后,對方以完成刷單激活賬戶為由讓其轉賬,張某先后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10次掃描對方提供的二維碼共轉賬至對方賬戶2萬余元。而對方一直未將錢返還,張某才發現被騙。 騙術揭秘:騙子以高額傭金為誘餌吸引當事人上鉤,要求事主刷單做兼職并承諾會提現。待當事人刷單金額較多時,就會以系統卡單、系統錯誤、激活賬戶等為由,要求事主繼續刷單或匯保證金,騙取金額。 警方提醒:刷單就是騙局,請廣大市民朋友們不要相信。 |
相關閱讀:
- [ 10-31]“雙11”堪比奧數競賽 還能讓人狂歡多久
- [ 10-31]“雙11”促銷還是應該少些套路
- [ 10-31]“雙11”堪比奧數競賽 媒體:還能讓人狂歡多久
- [ 10-30]“雙11”商家賣貨難覓直接打折 預售模式“坑”不少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