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稱,東京車展開幕。電動汽車、融合人工智能技術的自動駕駛汽車將在持續至11月5日的展會上大放異彩。20世紀是人與車互動的大眾社會,通過內燃機驅動的汽車創造出龐大產業。然而,高技術極大地改變了漫長的“汽車世紀”,正在開創新時代。 據日本《朝日新聞》10月30日報道,汽車產業涌現出三股潮流,分別是“電動化”、“自動化”和“共享化”。 在此之前,汽車驅動源的主流一直是內燃機。但隨著全球對氣候變暖的危機感越來越強,電動汽車的必要性增加。電池技術的創新,進一步帶動了電動汽車的普及。 報道稱,電動汽車正在成為各車企競爭的主戰場。 德國大眾汽車公司的董事尤爾根·斯塔克曼在車展上宣布:“大眾將在2025年占據電動汽車市場頭把交椅。” 報道稱,汽車日益成為像信息技術設備和機器人那樣的存在。傳感器和人工智能承擔著人的眼睛和大腦的作用。到本世紀20年代,預計主要車企將確立無需人手操作的完全自動駕駛技術。 另外,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一個創意就可能將人們的“動向”變成巨大商機。使用智能手機應用程序提供車輛調度服務的美國優步和中國滴滴出行實現了快速發展。乘車人拼車出行的情況也越來越普遍。 報道稱,電動汽車與自動駕駛興趣相投,自動駕駛與打車服務相結合,有利于緩解人手短缺,降低成本。三股潮流產生了乘法效應。這三股潮流也在改寫企業和國家的勢力版圖。 報道認為,歌頌“汽車世紀”的恐怕只有世界上少數幾個國家。輻射范圍廣的汽車產業帶來穩定的工資和就業,“一家一輛”的大量消費帶動經濟發展,增強了國力,支撐著日美歐主導的戰后國際秩序。 然而,情況發生了變化。中國開始崛起。三菱汽車公司首席執行官益子修在參觀中國廣汽公司研究所后頗有感觸地說:“中國的電動汽車是勁敵?!?/p> 報道稱,中國政府出臺規定,要求車企從2019年起必須銷售電動汽車。表面上看這是環保政策,但實際上這是中國欲在日美歐尚未開拓的電動汽車領域掌握主導權的國家戰略。 電動汽車與內燃機汽車相比,零部件少30%。制造內燃機需要多年積累的“匠人技術”,行業門檻非常高,但電動汽車不需要這種工藝。越能實現核心部分的電池的量產,成本就越低。對于在制造業和信息技術方面競爭力越來越強的中國來說,可以發揮后發優勢。 在自動駕駛和共享領域,信息技術和服務使用者產生的大數據是重要資源。作為搜索引擎巨頭的美國谷歌和中國百度掌握著關鍵。從信息技術等其他行業領域也不斷涌現出新興企業,車企如果得不到它們的合作,就無法在開發競爭中取勝。 報道稱,消費者追求的價值已經不單單是汽車的品牌,可能將越來越看重打車、拼車服務的便利性和可信度。屆時,車企可能將轉變為根據服務提供者需求造車的“皮囊”。 |
相關閱讀:
- [ 09-15]中國新能源車閃亮法蘭克福車展
- [ 09-13]法蘭克福車展聚焦新能源車
- [ 04-07]德國埃森舉行老爺車展(組圖)
- [ 03-13]日內瓦車展周末吸引大量觀眾(高清組圖)
- [ 03-13]五花八門的改裝車展 高清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