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1月3日電據美國僑報網報道,一項新出爐的研究發現,在太空待了幾個月的宇航員在回到地球時,大腦似乎會在頭骨內部向上移動,而專家介紹,如果大腦向上移動,它會擠壓一條從頭部流出血液的主要靜脈,這可能增加顱骨內的壓力。 該研究對34名宇航員進行了核磁共振腦部掃描,其中18名宇航員參加了空間站任務,平均工作165天,其余的宇航員則是短期航天任務,平均工作14天。所有的宇航員在任務前都進行了腦部掃描,在返回地球約一周后再次進行腦部掃描。 研究結果顯示,執行長期太空任務的宇航員大腦都呈現出向上移動的變化,而執行短期任務的宇航員中沒有出現這一情況。同樣,長期在空間站工作的宇航員腦頂部的腦脊液空間更容易變窄。 南卡羅來納醫藥大學副教授、地球研究員羅伯茨博士介紹,目前還不清楚大腦一旦受到重力作用后,需要多久才能恢復正常。 佛羅里達大學教授賽德勒用最基本的術語描述了這一最新研究的發現:地球的引力通常使身體向下流動,但在太空微重力下,更多的腦脊髓液會堆積在大腦周圍,從而推動大腦向上移動。在某種意義上,大腦會變得有點擠。但還有更多問題需要研究,如大腦的這一變化會持續多長時間、對行為或身體狀況有無影響等。 事實上,一些宇航員在從國際空間站返回后都出現了視力問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把這種現象稱為“視覺障礙和顱內壓綜合征”(VIIP)。羅伯茨表示,她的團隊懷疑大腦的上移可能有助解釋VIIP ,不過現在還未最終確定這一猜測。 此外,鑒于NASA已制定了2030年讓人類去火星的計劃,羅伯茨表示火星旅行需要三到六個月,“如果我們在太空站上呆了幾個月后就看到了這些大腦變化,那在執行火星任務時會發生什么呢?”她建議,為了減少地球和火星間的旅行時間,最好選擇在這兩顆行星在一條線上的時候出發,這樣的情況約每兩年發生一次。 該項研究結果發表在11月2日的《新英格蘭醫學雜志》上。 |
相關閱讀:
- [ 06-08]意大利宇航員創造女性不間斷太空飛行時長新紀錄
- [ 11-13]印度擬在2021年前實現首次自主載人太空飛行
- [ 02-02]美絕密航天戰機在太空飛行400天 可擊落衛星
- [ 06-09]伊朗稱已建立該國首個太空飛行物監控中心
- [ 02-02]美國擬將太空飛行私有化 上太空就像坐的士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