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不能少】設置低保政策緩沖期、二次大病醫療救助……這里的“精準扶貧”有妙招!
2017-11-03 19:43:06? ?來源:江海明珠網 責任編輯:陳虹虹 孫靖 |
分享到:
|
30日,江蘇省南通市港閘區區委辦和區政府辦下發通知,印發《港閘區關于精準幫扶貧困家庭的實施意見(試行)》。“這項政策惠及本區戶籍的低保家庭、低收入家庭以及支出型貧困家庭,涉及1500多戶、3300多人。其中,在‘低收入、低保戶家庭認定’‘設置低保政策緩沖期’‘二次大病醫療救助’等均為創新舉措。”港閘區民政局救災救濟科科長張衛健介紹稱。 多層次生活兜底保障 在認定低收入、低保戶家庭工作中,港閘區擴大范圍、降低門檻:對家庭中的有職業人員進行收入核算時,按月低保標準的30%扣除就業成本。對低收入家庭中、靠家庭供養且無法單獨立戶的成年無業重度殘疾人,經個人申請,參照單人戶納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圍。對低保家庭中有失能、半失能人員的,在核算家庭收入時,允許有一名勞動年齡段人員不計收入。 (區民政局入戶低保核查) 同時,設置低保政策緩沖期。經幫扶和自救脫困的低保家庭,人均收入達到或高于低保標準、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標準2倍,并且主動申報退保的,可以采取緩退方式退出低保,允許其在3個月內保留低保待遇。 為了實現多層次生活保障,港閘區因突發重大疾病,造成醫療費用支出過大,導致基本生活暫時出現嚴重困難的幫扶家庭,可以申請每人不超過180天(單人戶240天)日低保標準的臨時救助。 多重醫療保障和救助 根據政策,港閘區實施二次大病醫療救助。低保、低收入家庭成員患有惡性腫瘤、尿毒癥、白血病、器官移植、血友病等11種重大疾病,經基本醫療保險補償、醫療救助后,在二級以上(含二級)醫療機構及本區內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發生的自費醫療費用,按照70%給予救助,其中門診年度累計救助不超過1萬元(2017年為2500元),住院年度累計救助不超過4萬元(2017年為1萬元)。 (港閘經濟開發區永興佳園精準扶貧慈善救助) 張衛健解釋說,醫療費用是指醫療活動中在基本醫療保險藥品目錄、診療項目和醫療服務設施范圍內支出的費用。 港閘區完善了支出型貧困家庭救助政策。在核算支出型貧困家庭支出時,增加基本生活保障費用,基本生活保障費用按低保標準計算。醫療救助比例不變,最高救助額度不超過6萬元。經醫療救助后的其他自費醫療費用,由慈善基金會、紅十字會實施急難救助,鼓勵愛心企業、愛心人士定向捐助和結對幫扶。 (唐閘鎮街道長岸社區工作人員看望貧困老黨員) 港閘區還將開展貧困家庭簽約服務活動,通過上門服務、預約服務等服務形式向貧困家庭及個人提供免費醫療及公共衛生服務,訂制個性化服務包。 就業、助學措施多樣化 港閘區每年會開發一定數量的社區公益性崗位,安排就業困難幫扶對象中有勞動能力和就業意愿的失業人員就業,優先安排幫扶對象中的高校畢業生就業。對于提供公益性崗位且接收上述人員就業,并符合社區公益性崗位開發條件的用人單位,由區人社部門向市人社部門提出申請,按規定給予公益性崗位補貼和社保補貼。 港閘區為幫扶對象家庭成員中有就業意愿和培訓意愿的失業人員開展職業培訓行動,制定適合困難群體就業需求和專長的技能培訓計劃,通過就業托底確保每個有就業能力和意愿的困難家庭至少有一人實現就業。同時,實行靈活就業社保補貼,支持實現創業型就業。 (幸福街道組織失業人員培訓) 在愛心助學方面,港閘區對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高中階段(含職高、中專)貧困家庭學生,資助標準提高到每生每年2000元。對低保家庭中就讀全日制大專、本科及以上(含職業院校)的學生,資助標準分別為每生每年3000元、5000元。 對貧困家庭中持有殘疾人證的學生,在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階段實行免費教育,就讀特殊教育學校的實行全額補助,就讀全日制高中(含職高、中專)的殘疾學生資助標準提高到每生每年1200元,就讀全日制大專及以上的殘疾學生資助標準提高到每生每年2000元。 (幸福街道管園村志愿者捐資助學) 港閘區還大力營造扶貧助學的良好社會氛圍,全面正確地宣傳國家扶貧助學的政策,爭取社會各界更多的理解和支持,調動和激發社會各界人士關注教育的積極性,通過愛心捐贈、結對幫扶等多種形式,扶持貧困學生特別是家庭經濟困難的大學生完成學業,減少因學返貧現象發生。(任溢斌) |
相關閱讀:
- [ 11-01]順昌縣洋口鎮麻溪光伏發電富民工程建成投產
- [ 11-01]下派支書巫忠亮:興村富民帶頭人
- [ 10-23]興村富民帶頭人 ——記浦城縣管厝鄉慶元村村支書巫忠亮
- [ 10-18]高坦(獨龍族):富民政策好 我們信心足
- [ 10-10]打造富民增收的浙江扶貧新經驗
- [ 10-08]福建努力建設富民工程:錢袋子鼓起來 幸福指數漲起來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