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1月5日電 (記者 夏賓)劍橋大學物理學教授、宇宙學家斯蒂芬·霍金的獨家演講視頻,5日在北京舉行的“2017騰訊WE大會”上播放。霍金表示,其去年與企業家尤里·米爾納共同推出的“突破攝星”研發計劃的目標是讓星際旅行變成現實。 “如果我們成功的話,這個飛掠任務將會在發射后二十年左右到達半人馬座阿爾發星,并發送回來在那個星系中發現的行星的圖片,”霍金稱。 霍金認為,“突破攝星”是人類初步邁向外太空的真正機會,為了探索和考量移居太空的可能性。 “突破攝星”帶有概念驗證的使命,其中涉及三個概念:迷你太空飛行器、光動力推進和鎖相激光器。 霍金指出,“星芯片”是尺寸被縮小到僅幾厘米、但功能完備的太空探測器,它將附著于“光帆”上,而“光帆”由超材料制成,重量僅有幾克。“我們設想,一千個由‘星芯片’和‘光帆’組成的納米飛行器將被送入軌道,在地面上,激光器陣列將共同形成一道超強光束,光束穿過大氣,以數十吉瓦的功率射向太空中的‘光帆’。” 霍金表示,上述創新背后的想法是以光束來驅動納米飛行器前進,由此產生的速度雖不及光速,但也能達到其五分之一,約合每小時1億英里。上述系統可在一小時內抵達火星,幾天內到達冥王星,一周內就可追上并超過旅行者號探測器,并在僅二十年后到達半人馬座阿爾法星系。 重要的是,“星芯片”的軌跡可能包括“比鄰星b”,這顆位于半人馬座阿爾法星系宜居帶的行星,與地球的大小類似,而正是在今年,“突破攝星”與歐洲南方天文臺合作,進一步探尋半人馬座阿爾法星系的宜居行星。 上述計劃都可能變成現實,但也要看到挑戰。 霍金舉例,1吉瓦功率的激光器僅能提供幾牛頓推力,不過因為納米飛行器只有幾克重量,恰恰可以克服這個問題,但對于工程方面的挑戰是巨大的,因為納米飛行器必須經受極限加速、極寒、真空和質子,以及與太空粉塵等垃圾的碰撞。 此外,由于大氣湍流,將一套總量100吉瓦功率的激光組瞄準太陽帆,也是困難的事情。同時,還需解決如何讓納米飛行器在冰冷的真空環境中工作二十年,如此它們才能將信號傳回到四光年外的地球。 霍金直言:“這些都是工程設計要解決的問題,而工程挑戰往往最終都會被解決。隨著技術進步日趨成熟,我們可以展望更多令人興奮的使命。如果‘突破攝星’計劃能傳回毗鄰星系中宜居星球的圖像,這對人類的未來必將產生深遠影響。”(完) |
相關閱讀:
- [ 10-30]霍金論文一周被訪問200多萬次,劍橋鼓勵其他學者公開成果
- [ 10-25]人家超紅的!霍金論文免費下載搞癱劍橋網站
- [ 10-24]劍橋大學公開霍金24歲時博士論文 可免費下載
- [ 06-21]霍金再發警告:人類只剩不到200年逃離地球
- [ 03-14]霍金:人類應建立有效機制 防范人工智能威脅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