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度銀行房貸額度再吃緊 “保剛需”態勢明顯,房貸利率繼續分化 融360監測數據顯示,進入四季度以來,超90%以上的銀行表示目前均面臨額度不充裕問題,放款時間由以往的15-60天延長到60-180天不等,部分銀行房貸業務受額度影響已進入排隊等候辦理狀態,少數銀行分支行暫停新增房貸業務受理。 以北京為例,23家開展房貸業務的銀行中,僅大華銀行、民生銀行執行15日放款,興業、渣打、農行、建行、中信等執行30日放款,中行、匯豐銀行、華夏銀行、渤海銀行等放款時間則延至60日。上海方面,24家銀行中,已沒有銀行15日放款,興業、農行等13家銀行執行30日放款,工行、浦發等45日放款,招行、交行、光大等則60日放款。 業內人士表示,銀行房貸額度緊張的主要原因是在整體房地產調控的基調下,房貸投放限制增多,投放額度大幅減少。各地央行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各地銀行住房貸款新增投放量均縮水。 北京地區,截至9月末,人民幣個人購房貸款占人民幣各項貸款新增額比例為22.4%,比今年一季度末下降13.8個百分點;上海地區,第三季度個人住房貸款增加290.09億元,為前兩個季度平均增量的一半,同比少增457.63億元;廣州地區,前三季度住戶部門中長期貸款占人民幣各項貸款新增額的49.7%,較2016年末下調28.3個百分點;深圳地區,前三季度住戶部門人民幣貸款占全部新增額的39.4%,較去年年末70.4%的水平下調31個百分點。 融360分析師李唯一表示,進入四季度后,銀行房貸額度問題將更加明顯,銀行將嚴格控制房貸增量。預計明年額度緊張也不會得到大幅度緩解。他說,真正有效緩解額度問題的關鍵還在于保障居住需求、增加保障類和租賃類市場供給,分批解決住房問題,避免短時間內購房需求過度集中。 值得注意的是,進入四季度,在不少銀行信貸額度吃緊、甚至已沒有額度可用的背景下,房貸利率調整悄然出現分化。“房貸利率水平的分化體現了保剛需的取向。”業內人士表示,從目前首套房和二套房貸款利率來看,首套房貸款利率上浮多在5%-10%,但二套房貸款利率上浮比例則達10%-30%。 以北京為例,目前27家開展房貸業務的銀行中,首套房貸首付3.5成到4成之間, 房貸利率除東亞銀行基準利率上浮15%以外,其余均保持上浮10%以內,其中,房貸利率維持基準利率的有9家銀行,占比33.3%,上浮5%利率的8家。但二套房方面,首付比例則增至6成到8成,利率方面則是僅8家保持上浮10%、1家上浮15%、1家上浮18%,剩余17家全部為上浮20%。 廣州方面,目前開展房貸業務的21家銀行,首套房貸首付比例均為3成,二套為7成,房貸利率方面,首套房貸中,4家保持基準利率、10家上浮5%、5家上浮10%、1家上浮11%、1家上浮20%。二套房方面,12家銀行為上浮10%、4家銀行上浮15%、4家上浮20%、1家上浮30%。 合肥方面,在首套房貸方面,除中信銀行上浮20%外,其余均保持在5%到10%,但二套房方面,合肥各大銀行的購房貸款利率普遍上浮20%,對于首套房未結清的上浮會更高。 業內人士表示,房貸利率的分化實際上符合目前調控政策的取向。今年以來,商業銀行個人住房貸款增速有所下降,特別是下半年以來貸款額度收緊,審批速度放緩。同時,受市場流動性趨緊影響,個人住房貸款利率有所上升。這雖然有助于抑制投資性和投機性需求,但也容易“誤傷”剛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因此,對于居民合理的購房需求,尤其是首套住房需求,銀行應繼續予以積極支持,對于首套住房貸款,應在額度上給予優先保證,在利率上給予適當優惠。 李唯一表示,政策調控使得房屋回歸居住屬性后,投資用途的交易會大幅度降低;銀行對于購房貸款審核以及額度把控將會更加嚴格,其他途徑的貸款使用范圍也將受到監管,總體流入房貸市場的資金會受到限制。因此,無論是購房市場還是中介市場等都將迎來一定的變革。 (本版稿件除署名外,均由記者張莫、梁倩、劉麗、實習記者向家瑩采寫) |
相關閱讀:
- [ 09-22]廈門部分銀行上調房貸利率 基準利率調至上浮5%
- [ 09-06]遏制“首付貸”須提高房貸審核標準
- [ 09-01]五大行中考成績單:日賺29.98億元 房貸增速放緩
- [ 08-09]天津銀行房貸利率上浮 首套利率上浮5%到30%
- [ 08-07]一線城市房貸投放減少利率提升 熱點城市或相繼跟進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