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在自己的崗位上奮斗著就是對黨的十九大報告最好的回應 “千人計劃”專家聯誼會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委員會副主任、恒泰艾普石油天然氣技術服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孫庚文 黨的十九大報告為中華兒女吹響了向“兩個一百年”奮進的號角,也是動員令。“千人計劃”成員在報效祖國時要不忘初心,每個人都在自己的崗位上奮斗著,這就是對黨的十九大報告最好的回應。 我們應該加強對黨的十九大報告的學習,進一步把學習的成果貫徹到自己的工作當中去。 科技人員要穩(wěn)得住、沿著方向扎根下去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中科院百人計劃特聘研究員金魁 習近平同志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要求,要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強化基礎研究,實現前瞻性基礎研究、引領性原創(chuàng)成果實現重大突破。 我國超導研發(fā)中,部分領域的研發(fā)已經處于國際先進水平。為了保持優(yōu)勢,我們要學習習近平同志講話,穩(wěn)得住、沿著方向扎根下去。 此外,我們還要把科普做好。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設置了科技開放日,通過開放的科普活動,把科學知識傳播出去。我建議,還可以做兩方面的工作。一是開放實驗室,不僅開放給國際同行,也要開放給國內大眾,通過互聯網向大家普及科學知識。二是把基礎科研和國家產學研結合做大做強。 要有所創(chuàng)新,并且維持創(chuàng)新 南京工業(yè)大學先進材料研究院副院長霍峰蔚 偉大中國開啟新征程,青年人迎來了新時代,我們非常興奮。“千人計劃”專家聯誼會給我們提供了相當好的平臺。 我希望,在體制機制上也要繼續(xù)有所創(chuàng)新,不同科研單位院所也要創(chuàng)新,并且維持這種創(chuàng)新。“千人計劃”的青年人才要響應習近平總書記的號召,不負人民重托,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在黨的堅強領導下,頑強奮斗不斷奮進,凝聚共進,共鑄中國夢。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黃大年身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吉林大學計算機學院博導、成都凱斯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王獻昌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黃大年學長身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習近平總書記說,我們要以黃大年同志為榜樣,學習他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愛國情懷,學習他教書育人、敢為人先的敬業(yè)精神,學習他淡泊名利、甘于奉獻的高尚情操,把愛國之情、報國之志融入祖國改革發(fā)展的偉大事業(yè)之中、融入人民創(chuàng)造歷史的偉大奮斗之中,從自己做起,從本職崗位做起,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智慧和力量。 為什么有如此高的評價?因為黃大年不忘初心,不忘使命。我個人和大年有過很多合作,深刻了解他的為人。2008年,中國開始實施“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簡稱“千人計劃”)。為了使命,他用最短的時間辭職、賣掉房子和診所、辦好了回國手續(xù)。 現在,越來越多的青年人回來了,新的時代已經到來,很多工作值得去總結,去推進,我們的責任更大了。 堅持黨管人才原則讓我非常感動 中國電信技術創(chuàng)新中心主任、電信研究院總工程師畢奇 聽了習近平同志的報告,我感到非常振奮。我們的國家已經開始向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進,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我很自豪,有這樣一個優(yōu)秀卓越的黨,有眼光,有遠見,有魄力,有能力,有智慧,制定這樣宏偉的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堅持黨管人才原則,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設人才強國。實行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以識才的慧眼、愛才的誠意、用才的膽識、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把黨內和黨外、國內和國外各方面優(yōu)秀人才集聚到黨和人民的偉大奮斗中來。 對于這一點,我非常感動。我相信,十九大之后,在黨管人才的前提下,我們的人才政策會執(zhí)行得更好。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是對海歸人員的要求和引領 華未納米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北京網格天地軟件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趙春田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我深深感受到,這是海外歸國留學人員參與國家建設、發(fā)揮聰明才智最好的機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不僅是對黨員干部講的話,也是對海歸人員的要求和引領。 我回國之后,親身體驗到國家的迅猛發(fā)展,這種變化是翻天覆地的。我為能趕上這個時代感到幸運。特別是在這個過程中能夠發(fā)揮自身作用,這對于我們來說是千載難逢的機會。 我希望在地質資源數字中國、新材料等領域作出更大貢獻。同時我建議,“千人計劃”專家聯誼會可以成立基金,資助創(chuàng)業(yè)創(chuàng)新的好項目。 要在科學技術的早期,探尋技術未來的潛力 航天科工集團三院304所副總師陳鋼 我從事基礎科學方面的研究。基礎科學是我們國家科研領域的痛點也是難點之一。 如何尋找突破口,哪些地方有先機?我們要在科學技術的早期,探尋技術未來的潛力。抓住先機,才可能會成功。我們還要認真考慮,哪些技術是在未來真正有前途的。例如,現在人工智能是一個熱點,但不可盲目跟風,我們要去注意大家沒有注意到的方面,提出新的研究方向。 |
相關閱讀:
- [ 11-06]7分隊赴基層宣講:把十九大精神講到大家心里面
- [ 11-06]長泰縣領導到經濟開發(fā)區(qū)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
- [ 11-06]松溪縣法院黨員干部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及扶貧政策
- [ 11-06]寧德市直工委多種形式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
- [ 11-06]省直機關工委傳達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