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4%受訪者擔心“被直播”泄露隱私 隨著游戲直播、明星直播的興起,移動端的直播越來越發達。自己做直播,跟觀眾一起互動,成為不少年輕人的生活方式。但直播時也有可能錄到其他人的言行,對他人造成一定影響。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01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69.8%的受訪者使用移動端進行過直播,71.5%的受訪者有過“被直播”經歷,78.4%的受訪者擔心“被直播”泄露隱私。 71.5%受訪者有過“被直播”經歷 90后青年岳小孛(化名)是一名美食博主,喜歡與粉絲進行直播互動。 李蕾是一名游戲粉絲,她加入了學校的游戲社團,經常和戰隊一起直播打游戲,有時粉絲數量可以上千。 在本次調查中,69.8%的受訪者使用移動端進行過直播,30.2%的受訪者沒有過。 岳小孛曾在一家甜品店被別人邀請加入直播,“一個姑娘在直播吃甜點,因為我也做直播,就多看了幾下,沒想到她就問我要不要一起。說實話,當時嚇了一跳,下意識拒絕了她。回家后還感覺有點可惜,如果能直播說不定還能漲粉呢”。 張麟(化名)在一所高校讀本科,也是學校十佳主持人之一。“今年開學時,在校園里遇到之前一起合作主持過晚會的同學,他正在直播新生入學。當時,他突然把鏡頭轉向我,說這位同學是我們學校有名的主持人、小帥哥這類的話,評論里有好多要電話、微信的。雖然只是個玩笑,但是心里也挺不舒服的,畢竟突然被直播入鏡,沒有任何準備,而且自己都不認識看直播的人,感覺很尷尬”。 調查顯示,43.1%的受訪者曾“無意間”被加入直播,28.5%的受訪者曾被直播人邀請互動,28.5%的受訪者沒有“被直播”的經歷。 張麟被拉入直播后,簡單打了招呼,和觀眾說了幾句話就離開了。“我自己沒有什么直播經驗,也不喜歡在網上被太多人圍觀”。 岳小孛則覺得,積極參與直播是一種很有趣的經歷。“下次如果再有人邀請我一起直播,我肯定會積極參加,和大家在網上進行互動”。 “被直播”后,你一般會怎么做?27.4%的受訪者會置之不理;21.0%的受訪者會積極參與,融入其中;44.2%的受訪者會拒絕,直接離開;7.4%的受訪者有其他做法。 78.4%受訪者擔心“被直播”泄露隱私 張麟拒絕“被直播”的原因,是擔心自己網上隱私被泄露。“有時只要一張照片,就能搜索出姓名、住址和電話等個人信息。我不想有不必要的麻煩,所以比較反感被別人拉入直播中”。 李蕾也比較擔心“被直播”中的隱私問題。“如果是自己進行直播,會有意識地保護隱私,不暴露太多個人信息。但是在‘被直播’的情況下,被錄入到鏡頭的人往往是無意識的,隱私被泄露的風險就比較大”。 調查中,78.4%的受訪者擔心“被直播”泄露隱私,其中21.4%的受訪者非常擔心。 張麟覺得,除了隱私保護問題,網絡直播中還存在著一些潛在的風險。“比如,在網上進行錢財交易時可能存在漏洞,造成資金損失。另外,直播低齡化的趨勢容易對青少年產生不好的影響。最近經常能看到新聞,一些未成年人在家長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打賞花掉了十幾萬元”。 對于網絡直播,你還有哪些顧慮?61.2%的受訪者認為直播低齡化,可能會對青少年產生不良影響;56.5%的受訪者擔心直播審核存在漏洞,審查力度不夠;53.9%的受訪者認為直播泛濫,無意義內容過多;32.1%的受訪者擔心直播中錢財交易存在漏洞,潛在風險大。 受訪者中,00后占1.4%,90后占28.1%,80后占48.7%,70后占16.2%,60后占5.0%,其他占0.6%。 |
相關閱讀:
- [ 11-06]外媒關注靠直播謀生的中國年輕人:其實是個苦差事
- [ 11-05]【十九大精神進基層】直播+順口溜+唱“山歌” 十九大精神通俗易懂入人心
- [ 11-03]貴安新天地11月10日喜迎一國際級賽事,央視、東南衛視等將直播
- [ 11-02]體驗在線直播課程:英語培訓類最被受訪者看好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