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7日,紹興古越龍山黃酒產業園區釀酒一廠的工人在攪拌黃酒酒料,開啟黃酒冬釀序幕。該酒廠占地面積120畝,年產2萬噸紹興黃酒。
隨著立冬節氣的到來,中國黃酒之鄉——浙江紹興的黃酒企業開啟傳統“冬釀”。依照傳統,立冬前后是紹興黃酒開始投料發酵的日子,從立冬節氣開始到第二年立春,這段時間最適合做黃酒,人們把這段時間稱為“冬釀”。黃酒是紹興的傳統支柱產業,紹興現有黃酒企業74家,從業人員11000余人,年產量60余萬噸,銷售額達53億元,擁有中國馳名商標9個,中華老字號7家,產品出口40多個國家和地區。
經過一代又一代釀酒技師的口授心傳,傳統的紹興黃酒釀制工藝被完整地保存下來。1999年紹興黃酒成為國家首批原產地域保護產品,2006年紹興黃酒釀制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11月7日,紹興古越龍山黃酒產業園區釀酒一廠的工人在用手推車運送酒壇,開啟黃酒冬釀序幕。該酒廠占地面積120畝,年產2萬噸紹興黃酒。新華社記者徐昱 攝

11月7日,紹興古越龍山黃酒產業園區釀酒一廠上空飄散著蒸飯產生的霧氣,整個廠區酒香氤氳。該酒廠占地面積120畝,年產2萬噸紹興黃酒。新華社記者徐昱 攝

11月7日,紹興古越龍山黃酒產業園區釀酒一廠72歲的補壇師傅胡水全在修補一只酒缸,黃酒發酵、存放的酒缸往往會使用數十年,中間就需要補缸師傅進行手工修補。新華社記者徐昱 攝

11月7日,紹興古越龍山黃酒產業園區釀酒一廠的工人在攪拌黃酒酒料,開啟黃酒冬釀序幕。該酒廠占地面積120畝,年產2萬噸紹興黃酒。新華社記者徐昱 攝

11月7日,紹興古越龍山黃酒產業園區釀酒一廠的工人在用手推車運送酒壇,開啟黃酒冬釀序幕。該酒廠占地面積120畝,年產2萬噸紹興黃酒。新華社記者徐昱 攝

11月7日,紹興古越龍山黃酒產業園區釀酒一廠的庫房內蓋著草埔蓋子的大酒壇內酒料在發酵。該酒廠占地面積120畝,年產2萬噸紹興黃酒。新華社記者徐昱 攝

11月7日,紹興古越龍山黃酒產業園區釀酒一廠的工人在從酒壇中抽樣。該酒廠占地面積120畝,年產2萬噸紹興黃酒。新華社記者 徐昱攝

11月7日,紹興古越龍山黃酒產業園區釀酒一廠72歲的補壇師傅胡水全在檢查一只補好的酒缸,黃酒發酵、存放的酒缸往往會使用數十年,中間就需要補缸師傅進行手工修補。新華社記者徐昱 攝

11月7日,紹興古越龍山黃酒產業園區釀酒一廠的工人在用手推車運送酒壇,開啟黃酒冬釀序幕。該酒廠占地面積120畝,年產2萬噸紹興黃酒。新華社記者徐昱 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