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科學家研制采礦無人機:代替礦工進入高危礦區 參考消息網11月7日報道美媒稱,科學家們正在試驗一種能改變采礦公司在漆黑危險的礦洞中開采礦石方式的技術:完全自主的無人機。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11月5日報道,這些無人機無需飛行員幫助就能飛入對礦工而言過于危險的區域。它們使用與自動駕駛汽車類似的旋轉激光雷達,能生成較現有版本更詳細的三維地圖,幫助礦工開采出更多黃金和其他礦產。 澳大利亞金礦公司北星資源公司工程師扎卡里·麥克利在看到一架無人機在最近一次試驗中飛入一個漆黑礦洞后說:“它非常科幻。” 這次試驗在北星資源公司位于西澳大利亞的瓊迪金礦進行,它是全球采礦業在更大范圍內努力實現自動化的一個縮影。自動化能降低成本、提高安全性,但也可能減少工作崗位。從南非到澳大利亞的一些公司已經在使用無人駕駛卡車、機械化鉆井和超長傳送帶等技術來提高生產率。 在零售和保險等眾多領域,無人機已成為一種受歡迎的節約成本措施,而采礦公司通常會利用它們從空中鳥瞰其設施。但是,讓它們飛入地下是一種新嘗試,而且充滿了風險。 漆黑的礦洞中隱藏著危險,例如,礦石墜落可能損毀造價昂貴的無人機。另一挑戰是,無人機飛入地下后不能像在地面上那樣使用GPS等衛星導航系統。 科學家和采礦工程師說,在用炸藥炸開礦洞后,可以派無人機飛入大型地下礦洞進行勘測。 目前,勘測人員必須使用一種安裝在吊桿上的激光制圖設備,并盡可能地將其伸入礦洞中更深的地方。但是,固定在某一點上的激光設備無法捕捉到一切,而勘測人員親自進洞近距離觀察又太過危險。 憑借無人機拍攝的更清晰的地圖,礦工能夠更清楚地了解他們炸出了多少礦石,而且還能更好地規劃如何爆破下一個礦洞。無人機還能收集老礦區的地圖,一旦大宗商品價格上漲、要在這些區域重新開始采礦,就能更容易一些。 “61數據”研究所是澳大利亞政府資助的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的組成機構。該研究所的一隊研究人員9月在瓊迪金礦向外界展示,一架無人機在操控員無法看到的地下礦洞中自主飛行。 該團隊負責人、科學家斯蒂芬·赫拉巴爾說:“對我們而言,這是相當大的一步,它表明這一技術是可行的。” 未來還需要做更多工作。目前,研究人員必須首先在操控員幫助下操控無人機并繪制出一張初步地圖。利用這些初步數據,他們接下來能夠為無人機設計程序,使之能夠自主飛向特定區域。但是,最終目標是打造一架完全自主的無人機,將它帶入地下、打開開關后,它就能在礦道或礦洞中飛行并繪制地圖。研究人員可能會在今后數月內試驗這種無人機。 赫拉巴爾及其同事在瓊迪金礦進行的風險較大的試飛包括,一架無人機在一個大約180英尺(約合55米)高的礦洞中進行自主飛行。該礦洞是在瓊迪金礦炸出的最大礦洞。這架擁有6個旋翼、嗡嗡作響的無人機飛入礦洞,隨后消失。數分鐘后,它回來了,但發生了硬件故障,不得不由操控員幫它著陸。 |
相關閱讀:
- [ 02-26]俄羅斯北部一采礦場坍塌 已致4人死亡26人失蹤
- [ 10-24]剛果采礦工辛苦勞作提煉手機必備材料
- [ 04-23]秘魯農民抗議采礦 警察開槍阻止致1死12傷
- [ 05-28]南非經濟收縮采礦業產出下跌 因生產商遇罷工
- [ 02-17]南非被困采礦者擔心被捕拒絕出井 營救行動暫停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