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火的網購節改變了哪些行業? 由“剁手的”、“掌柜的”、“跑腿的”所支撐起的一次次爆火的“網購節”,所代表的早已不只是簡單的購物狂歡,而是逐漸成為大家非常重要的一種消費方式和生活方式,與此同時,也在不經意間推動了快遞、支付、網絡安全等電商“周邊”行業的巨大變革。 物流快遞 “大考”中的智慧升級 電商與物流快遞行業的關系或許并不能簡單的用“魚”與“水”來形容,它們之間不僅互為條件、互為動力同時也互相牽制。面對龐大的網絡消費群體,物流快遞的需求被迅速引爆,與此同時也經受了一次次的“大考”。 爆倉便是其中最大的考驗,每次大的網購節將至,快遞行業的標準動作一定是“招兵買馬忙備戰”。但是隨著包裹量飛速的增長,“人手”顯然怎么都不夠用了,于是研發、引入智慧物流技術,進行“智慧新升級”成為從業者共同的選擇。以本次“雙11”為例,國家郵政局預計,今年“雙11”期間,全行業將產生超過10億件包裹,各快遞物流企業也進入全面備戰狀態,不僅從人員、運輸工具、物流設備到場地做足準備,搬運機器人、智慧倉、自動化分揀設備等物流高科技的投入也將全面促進物流服務新升級。 移動支付 網購節戰績驚人 移動購物早已成為主流,伴隨而來的是移動支付行業的春天,而網購節在其中的貢獻可謂功不可沒。據艾瑞數據顯示,2016年Q4第三方移動支付達到18.5萬億元,環比增速17.1%,其中由于“雙11”、“雙旦”等電商推廣促銷活動的影響,移動購物有了較快的環比增長。事實上,早在2015年的“雙11”當天,支付寶便支撐了高達8.59萬筆/秒的支付洪峰,全天支付筆數達7.1億筆。2016年天貓“雙11”,在零點9分39秒,支付寶的支付峰值更是達到12萬筆/秒。 網絡安全產業 迎來發展新機遇 伴隨著各大網購節的爆火,隨之而來的還有網購詐騙,不法分子利用花樣繁多的詐騙手段,給網友的網購體驗造成巨大干擾。騰訊安全2016年度互聯網安全報告指出,手機網民數占比較高,推動移動電商、手機支付等業務的發展。同時,40歲以上和10歲以下網民數有增長,意味著移動互聯網正在向更廣泛的群體普及。而這群“新網民”更容易遭遇網絡攻擊、欺詐。為此監管層政策持續加碼,網絡安全產業同樣也迎來了加速發展的新機遇。 云計算軟件商 “云上”也狂歡 “雙11”不僅僅是實物商品的買買買,數據顯示2016年數萬客戶11月11日當天采購了超過1.9億元的阿里云計算服務,相當于售空一座超大規模的數據中心。日前,阿里云宣布聯合5000家生態伙伴啟動2017“云上全球‘雙11’”。除阿里云的全線計算資源與產品外,用友暢捷通、Splunk、Check Point等1200余家ISV(獨立軟件商)共同為客戶提供基礎軟件、代維與服務、運維服務、網站建設、企業應用、云安全、數據及API等七大類逾5000款產品服務,覆蓋云上業務的幾乎全部需求。阿里云副總裁楊名表示,希望借助“雙11”,讓計算成普惠科技和公共服務,讓所有創新創業者都能享受到這一技術紅利。 網紅直播 網購營銷新渠道 競爭激烈的網購節,平臺們不僅推出各式促銷打折活動,營銷手段上也是別出心裁,當下最流行的網紅直播購物便被充分運用到了各大網購節的競爭中,成為網購節活動新的亮點。例如唯品會在去年的6·16年中大促時,便在世貿天階一座透明的玻璃房子內搞了一場規模盛大的直播活動,邀請了眾多網絡直播紅人來推動直播的勢能,據悉直播的觀看人數達到1500萬,同時在線觀看人數超過150萬。在12個小時內,唯品會的直播創下微博話題6.3億,參與討論達到7.3萬,這次直播的效果可謂相當火爆。 跨境購 買全球與賣全球漸成主流 全球化正在成為網購節新亮點,例如阿里在2015年“雙11”宣布進入“全球包郵”時代,2016年“雙11”打出“賣全球”,今年天貓“雙11”全球狂歡節,聯合起全球商家“搞大動作”。今年“雙11”京東同樣重磅推出“京東11·11全球好物節”。亞馬遜在這個11月同樣大手筆重推“第四屆海外購物節”。除了常見的電商巨頭,網易考拉海購、洋碼頭等跨境電商也紛紛迎戰網購節,而這無疑將為海淘人群提供越來越便利的海外購物選擇,也使得海淘人群被進一步激發。 |
相關閱讀:
- [ 11-09]雙11網購咋繞開陷阱 維權案例給你提個醒
- [ 11-09]雙11網購咋繞開陷阱 這些維權案例給你提個醒
- [ 11-08]“雙11”網購有技巧 “海淘”需謹慎
- [ 11-08]網購代收當心餡餅變陷阱!明顯忽略簽收環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