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海牙11月9日電歐洲一個研究團隊最新開發出一種生產病毒載體的新方法,使病毒載體在傳遞相關基因時更加安全有效,這將有助于改善基因療法的臨床應用。 顧名思義,“病毒載體”就是將病毒作為載體,利用病毒可向細胞中傳送基因的特性,應用于基因療法。使用這種“工具”的關鍵在于安全性和效率:需保證病毒不會對人體產生傷害,且能有效傳遞有用基因。 SV40是一種基因傳遞效率較高的病毒,具備作為病毒載體的特質。但過去難以解決的問題在于,生產這種病毒載體時很難完全避免野生病毒的產生,這限制了其臨床應用。 荷蘭、西班牙研究人員在最新一期美國《分子療法》期刊上報告說,他們改進了SV40病毒載體的生產方法,在保證其基因傳遞有效性的基礎上,提高了安全性。 論文作者之一、荷蘭研究人員彼得·哈恩博士解釋說,他們利用生物技術手段給這種病毒載體設置了“雙保險”,一是確保載體和受體的DNA(脫氧核糖核酸)之間沒有序列重疊,二是刪除了與這種病毒的毒性直接相關的STag基因,“如此一來,生產過程中野生病毒出現的概率幾乎為零,即使出現也會因缺乏STag基因而導致其毒性大大削弱,且很難存活”。 研究人員認為,這種新方法將擴展病毒載體的應用前景,從而有助于開發新的基因療法或疫苗。 |
相關閱讀:
- [ 10-31]英國研究人員采用寄生蟲作為載體 為牛接種疫苗
- [ 11-03]有效偷竊虛擬貨幣 卡巴斯基實驗室發現新木馬病毒
- [ 10-26]勒索病毒再襲歐洲多國 近200個目標遭到攻擊
- [ 10-26]勒索病毒“壞兔子”來襲 俄烏等國不幸中招
- [ 10-25]“壞兔子”勒索病毒攻擊俄各大銀行 但未得逞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