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國家主席習近平應邀出席在越南峴港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并發表題為《抓住世界經濟轉型機遇謀求亞太更大發展》的主旨演講。新華社記者 李濤 攝
新華社越南峴港11月10日電國家主席習近平10日在越南峴港出席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并發表題為《抓住世界經濟轉型機遇 謀求亞太更大發展》的主旨演講。演講全文如下:
抓住世界經濟轉型機遇 謀求亞太更大發展
——在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上的主旨演講
(2017年11月10日,峴港)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習近平
武進祿主席先生,
亞太工商界各位代表,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大家好!很高興來到峴港,再次同亞太工商界的朋友見面。
亞太是全球經濟最大的板塊,也是世界經濟增長的一個主要引擎。工商界是促進經濟增長的生力軍,是新發展理念的探索者、實踐者。這幾年,每次出席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我都抽出時間同工商界的朋友見面,共同探討應對當前挑戰的思路和舉措。
國際金融危機發生10年來,國際社會一起努力,推動世界經濟逐步回到復蘇的軌道。今天,我們迎來了世界經濟逐步向好的局面。盡管仍然面臨風險和不確定性,但全球貿易和投資回暖,金融市場預期向好,各方信心顯著增強。
發展之路沒有終點,只有新的起點。“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世界正處在快速變化的歷史進程之中,世界經濟正在發生更深層次的變化。我們要洞察世界經濟發展趨勢,找準方位,把握規律,果敢應對。
——我們正面臨增長動能的深刻轉變。當前,改革創新成為各國化解挑戰、謀求發展的方向。結構性改革的正面效應和潛能持續釋放,對各國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進一步顯現。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形成勢頭,數字經濟、共享經濟加速發展,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層出不窮,新的增長動能不斷積聚。
——我們正面臨全球發展方式的深刻轉變。隨著時代進步,發展的內涵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實現更加全面、更有質量、更可持續的發展,是國際社會共同追求的目標。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應對氣候變化等全球性挑戰,成為國際社會重要共識。
——我們正面臨經濟全球化進程的深刻轉變。過去數十年,經濟全球化對世界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已成為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同時,面對形勢的發展變化,經濟全球化在形式和內容上面臨新的調整,理念上應該更加注重開放包容,方向上應該更加注重普惠平衡,效應上應該更加注重公正共贏。
——我們正面臨全球經濟治理體系的深刻轉變。世界經濟格局的演變對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提出了更高要求。堅持多邊主義,謀求共商共建共享,建立緊密伙伴關系,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新形勢下全球經濟治理的必然趨勢。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面對世界經濟的深刻轉變,亞太在改革創新大潮中是勇立潮頭,還是遲疑徘徊?是主動引導經濟全球化繼續前行,還是在挑戰面前猶豫不定?是攜手開辟區域合作新局面,還是各自漸行漸遠?
答案是清楚的,我們必須順應大勢,勇于擔當,共同開辟亞太發展繁榮的光明未來。
第一,繼續堅持建設開放型經濟,努力實現互利共贏。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后。亞太經濟體通過自身發展實踐,對這一點有著深刻體會。我們要努力打造平等協商、廣泛參與、普遍受益的區域合作框架,合力構建開放型亞太經濟,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我們要引導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造福不同國家、不同階層、不同人群。我們要主動適應全球產業分工調整變化,積極引領全球價值鏈重塑,確立新定位,構筑新優勢。我們要支持多邊貿易體制,堅持開放的區域主義,幫助發展中成員更多從國際貿易和投資中受益。
建成亞太自由貿易區是亞太工商界多年的夢想。2006年,正是在工商界呼吁下,亞太經合組織成員領導人在河內首次把建設亞太自由貿易區確立為遠景目標。2014年,我們在北京啟動亞太自由貿易區進程。我們應該行動起來,全面深入落實北京路線圖,向著建成亞太自由貿易區的目標不斷邁進,為開放型亞太經濟提供機制保障。
第二,繼續謀求創新增長,挖掘發展新動能。當前,世界經濟回穩,周期性因素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內生動能不足的頑疾并未消除。世界經濟徹底擺脫“新平庸”的風險,只能向創新要動力。
我們正迎來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數字經濟、共享經濟在全球范圍內掀起浪潮,人工智能、量子科學等新技術不斷取得突破,亞太不能等待和觀望。我們應該搶抓機遇,加大創新投入,轉變發展方式,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要積極推進結構性改革,消除一切不利于創新的體制機制障礙,激發市場活力。要落實好北京會議《經濟創新發展、改革與增長共識》,深化互聯網和數字經濟合作,引領全球創新發展的方向。
第三,繼續加強互聯互通,實現聯動發展。聯動發展是對互利共贏理念的最好詮釋。亞太經濟體利益交融,聯系緊密。堅持聯動發展,既能為伙伴提供發展動力,也能為自身創造更大發展空間。2014年,我們制定完成了亞太經合組織互聯互通藍圖。我們要以藍圖為指引,建立全方位、多層次、復合型的亞太互聯互通網絡。要充分發揮互聯互通對實體經濟的輻射和帶動作用,打破發展瓶頸,釋放發展潛力,形成協調聯動發展的格局。
今年5月,“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成功舉辦。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核心內涵,就是促進基礎設施建設和互聯互通,加強經濟政策協調和發展戰略對接,促進協同聯動發展,實現共同繁榮。這一倡議源自中國,更屬于世界;根植于歷史,更面向未來;重點面向亞歐非大陸,更向所有伙伴開放。我相信,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入推進,將為亞太各方提供更加廣闊、更有活力的合作平臺!
第四,繼續增強經濟發展包容性,讓民眾共享發展成果。當前,經濟全球化進程遭遇逆風,一個重要原因是發展的包容性不足。讓不同國家、不同階層都能享受發展紅利,讓美好的愿景變為現實,仍需要作出不懈努力。
過去幾年,我們圍繞包容發展進行了積極探索,有了堅實的共識基礎。我們要結合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深入推進,做大開放普惠的市場,做強利益共享的鏈條。我們要把包容共享理念融入發展戰略,努力健全講求效率、注重公平的體制機制,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我們要在教育、醫療、就業等民生領域加大投入,解決好貧困、收入差距拉大等問題。我們要加大對弱勢群體的扶持力度,改善中小微企業發展環境,增強勞動者適應產業變革的能力,讓人人擁有機遇,享有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