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1月12日電(記者劉詩平)隨著科考隊員近日將在5200多米海底成功取樣的箱式取樣器回收至“向陽紅03”科學考察船甲板,中國大洋45航次第三航段科考作業順利收官,這也意味著大洋45航次的科考任務全部完成。目前,“向陽紅03”船已駛離作業海域,踏上回國之路。 記者從中國大洋協會了解到,第三航段科考自10月2日開始,“向陽紅03”船從美國夏威夷起航,科考隊員先后在中東太平洋和西太平洋海域開展了深海生物多樣性、海洋水文、海洋化學和海洋地質環境等多學科綜合調查作業。 第三航段首席科學家黃浩說,第三航段大洋調查面廣點多,取得了多項科考成果:圓滿完成了東太平洋中國大洋協會多金屬結核勘探合同區的調查作業,獲取了豐富的資源環境數據、現場分析測試資料和實物樣品;對中東太平洋海山區進行科考調查,完成了4條加密測線作業,為未來我國在該區域開展調查奠定了堅實基礎;首次在中東太平洋北緯10°斷面開展多要素全方位調查,進一步深化區域生物多樣性地理分布及其對全球變化響應的認識。 “向陽紅03”船是7月12日從廈門出發,前往太平洋執行中國大洋45航次科考任務的。大洋45航次是國家海洋局組織的第一個綜合考察航次,分三個航段進行:第一航段以海山生物多樣性調查為主,在西太平洋典型海山及周邊海域開展生物多樣性與環境調查;第二航段以資源調查為主,主要在東太平洋中國大洋協會多金屬結核勘探合同區開展地質調查;第三航段以深海環境調查為主,兼顧開展多金屬結核和稀土資源調查。 第一航段首席科學家汪衛國表示,第一航段科考隊員在西太平洋海山作業區利用走航調查、船舶大面調查和錨系潛標定點長期觀測等手段,開展了海洋生物、海洋化學、海洋地質和海洋水文與氣象等多學科綜合調查,獲取了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與環境觀測資料及實物樣品。 第二航段科考隊員在東太平洋中國大洋協會多金屬結核勘探合同區鄰近海域,將重力柱取樣器從5800多米深的海底回收至科考船甲板,獲取了1.55米沉積物柱樣品。隨后,科考隊員在東太平洋我國多金屬結核資源勘探合同區內,利用6000米集成化光學拖體,完成了3條共計156公里的深海測線攝像照相作業,獲得大量海底實時影像和圖片資料。 第二航段首席科學家馬維林表示,海底沉積物記錄了豐富的科學信息,所獲樣品為了解該海域結核資源成礦環境變化提供了基礎材料;利用集成化光學拖體調查,則可以比較直觀地了解海底資源分布及生物多樣性狀況。 |
相關閱讀:
- [ 11-12]臺灣民意代表交流參訪團一行來漳深入南靖考察
- [ 11-10]南平市級退休老領導蒞甌參觀考察
- [ 11-10]上海投資考察團到我縣考察投資環境
- [ 11-09]英國僑商組團赴漳州考察 謀求合作共贏
- [ 11-09]中國為何要建第五個南極考察站? 專家做出解答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