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1月15日電 題:16顆氣象衛星助中國躋身氣象強國 中新社記者 劉辰瑤 張素 11月15日2時35分,中國第二代極軌氣象衛星“風云三號”的第四顆衛星—“風云三號D”衛星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發射升空。 作為中國成功發射的第16顆風云系列氣象衛星,“風云三號D”衛星將接替2010年發射的“風云三號B”衛星,開展下午時間的全球對地綜合觀測。D星經在軌測試投入業務運行后,將成為中國低軌道下午觀測的主業務衛星,與2013年9月發射的“風云三號C”衛星共同組網,形成中國新一代極軌氣象衛星上、下午星組網觀測的業務布局。 屆時,中國將成為世界上在軌氣象衛星數量最多、種類最全的國家。 用“超級慧眼”看極光 “風云三號D”衛星是目前中國光譜分辨率最高的對地觀測衛星之一,被稱作探測全球大氣的“超級慧眼”,其可搭載的多臺高分辨率成像儀能極大地提高對地球大氣動力、熱力參量和溫室氣體的捕獲能力。 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八院風云三號衛星總指揮兼總設計師高火山介紹,“風云三號D”衛星由有效載荷及平臺結構、熱控、姿軌控等22個分系統組成,共裝載了10臺(套)遙感探測儀器。其中紅外高光譜大氣探測儀、高光譜溫室氣體監測儀、廣角極光成像儀和電離層光度計4個儀器為全新研制產品,衛星可實現全球、全天候、多譜段、三維和定量探測。 值得注意的是,這枚“超級慧眼”還能完成對兩極極光強度和范圍的監測。 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副主任、風云三號極軌氣象衛星工程地面應用系統總指揮張鵬告訴記者,廣角極光成像儀可在高磁緯地區實現極紫外波段、每2分鐘一幅、約130°×130°范圍的極光圖像,空間分辨率10公里,可監視極光邊界位置、電離層全局圖像和沉降電子分布,實現極光強度和范圍、極區沉降粒子的現報,進而開展磁暴預報、磁層亞暴預報和極區電離層天氣預報。 創造多個“領先”與“第一” 記者從中國氣象局與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獲悉,“風云三號D”衛星的發射,在氣象和科技領域刷新了國際國內多項記錄。 “風云三號D”衛星是目前中國光譜測量通道最多的衛星,測量通道近7000個。經過大幅升級改進的核心儀器中分辨率光譜成像儀,可媲美美國最新發射的聯合極軌氣象衛星的成像儀器,成為國際上最先進的寬幅成像遙感儀器之一。 此次D星搭載的4臺遙感儀器為全新研制、首次上星搭載,紅外高光譜大氣探測儀采用了目前國際上最先進的傅里葉干涉探測技術;近紅外高光譜溫室氣體監測儀是首次從風云衛星上搭載的監測全球溫室氣體濃度的遙感儀器;廣角極光成像儀是全球首臺從空間大范圍獲取極光圖像的遙感儀器,在世界處于領先地位;繼美國后成為全球第二個搭載電離層光學儀器的衛星。 專家表示,“風云三號D”衛星交付使用后,將與在軌的“風云三號”A星、B星、C星組網觀測,各衛星功能互補,使全球數值天氣預報的更新時效從6小時提高到4小時。 此外,“風云三號D”衛星還將進一步加強對大氣定量探測和氣候變化監測,通過測量大氣在不同光譜通道的輻射值,定量反演得到大氣溫、濕度的三維分布,為數值天氣預報提供基礎數據,觀測結果可用于全球的氣候變化監測和評估。該星還能對氣溶膠和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進行更有效的監測,將為全球碳循環研究提供重要數據,增強中國在全球碳排放等問題上的話語權。 從氣象大國邁向氣象強國 在此之前,中國已經成功發射15顆氣象衛星,目前在軌數量8顆,其中7顆業務運行,為氣象、海洋、林業、農業、民航以及軍事等應用領域提供了大量全球及區域的地球觀測信息。 至此,中國風云系列氣象衛星已經與美國、歐洲氣象衛星成為世界公認的氣象衛星界的“三駕馬車”,共同服務世界各國的天氣預報。 “后續,我們還將在2018年至2021年前后陸續發射四顆風云三號衛星。”風云衛星的總體研制單位509所副所長周徐斌說,包括“風云三號”上午星和下午星,衛星將適時增加新型遙感儀器,滿足不斷增長的新需求;另外兩顆“風云三號”衛星分別為晨昏軌道運行的氣象衛星和低傾角近圓軌道降水測量衛星。 |
相關閱讀:
- [ 11-15]中國將在2018年至2021年前后發射四顆風云三號衛星
- [ 11-15]我國成功發射“風云三號D”氣象衛星
- [ 11-15]觀風云知天象 風云三號氣象衛星D星升空三大看點
- [ 11-15]風云三號D氣象衛星成功發射 可實現全球、全天候遙感
- [ 11-08]北斗衛星為何能“自律”? 秘密就在控制系統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