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馬尼拉11月15日電 綜述:中菲關系邁進新時期 累累碩果造福兩國人民 新華社記者楊柯 袁夢晨 董成文 中國和菲律賓是傳統友好鄰邦,兩國一衣帶水,隔海相望,血緣相親、文緣相通、民緣相融,傳統友誼源遠流長。正式建交后,兩國務實合作不斷深化。 去年以來,在中菲兩國領導人指引下,中菲雙邊關系進入全新的歷史發展時期,雙方積極開展合作,兩國關系健康穩定發展,給兩國人民帶來了切實利益,也為地區和平穩定作出重要貢獻。 回顧過去一年多來,兩國在政治交往方面開展了一系列良好互動,高層互訪不斷,政治互信增強。其中,菲總統杜特爾特去年10月訪華以來,中菲關系翻開了新的一頁。今年5月,杜特爾特還出席了在北京舉行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并表示愿同中方密切聯系,深化和擴展互利合作,推進人文交流,增強菲中關系紐帶。 與此同時,兩國部長級官員交往也愈加密切。兩國執政黨通過一系列互訪和交流項目加強了相互了解與合作。兩國在外交、領事、防務、經貿、農業、漁業等領域的雙邊磋商已全部恢復,并建立了新的海上合作機制。 本月12日至16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赴菲律賓馬尼拉出席第20次中國-東盟(10+1)領導人會議、第20次東盟與中日韓(10+3)領導人會議和第12屆東亞峰會,并在會后對菲律賓進行正式訪問,這是中國總理時隔十年再次訪菲。相信此訪將有力促進新時期中菲關系發展,推動中菲關系成為構建新型國際關系、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實踐。 值得注意的是,近一年來,中菲兩國關系開始呈現“政經雙熱”的特點。據統計,今年前7個月,中菲雙邊貿易額達到278.6億美元,同比增長7.6%。中國已成為菲律賓最大貿易伙伴和最大進口市場。中國對菲律賓的直接投資不斷增加。2016年中國對菲直接投資達到3500萬美元,比前一年增長47%。今年前7個月,中國對菲直接投資已達2000萬美元。中國駐菲大使館預計,未來幾年這一數字還將增長。 菲律賓大學亞洲中心教授艾琳·巴維耶拉對新華社記者表示,中菲在經過數年關系緊張后,在短時間內實現了關系正常化,目前兩國熱絡的政治高層交往為良好的經濟合作奠定了基礎。 國之交在于民相親。近一年來,中菲民間交往日益密切。更多直飛菲律賓航線的開通帶動中國赴菲游客數量大幅增長。目前中國是菲律賓第三大旅游客源國。今年8月,菲旅游部表示,計劃推出一項針對中國團體游客、商人和參會代表的落地簽政策,以實現今年吸引100萬人次中國游客來菲的目標。 在菲律賓從事旅游業多年的聯亨國際旅游有限公司總經理吳黎芽說,菲律賓旅游資源豐富,相信未來會成為中國游客赴東南亞旅游的一個熱門國家。 近一年來,菲律賓政府官員提到中國時常說的一句話是“患難見真情”。今年2月,菲律賓南部地區遭受地震災害,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中國政府在災情發生后立即表示愿為菲方救災積極提供援助。中國紅十字會向菲提供了5萬美元人道主義援助。此外,菲南部城市馬拉維5月爆發沖突以來,中國為菲方馬拉維反恐提供一批緊急援助,并表示愿積極參與戰后安置和重建工作。6月,中國四川省茂縣發生特大山體滑坡后,菲執政黨菲民主人民力量黨向中國共產黨捐贈50萬比索(約合1萬美元),用于援助受災民眾。這些及時的援助與誠摯的支持,充分體現了中菲兩國人民間的友好與信任。 放眼未來,中菲關系邁進新時期,未來將有巨大合作空間。 杜特爾特上任以來,重視發展經濟,推出了“10點社會經濟議程”,旨在發展經濟,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并對發展與中國的務實合作抱有很高的期待。今年菲律賓還推出了基礎設施“大建特建”計劃,計劃在2017-2022年投資8.4萬億比索(1比索約合0.02美元)全面推進基礎設施建設。 杜特爾特在接受新華社采訪時曾表示,菲政府提出的基礎設施建設計劃與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高度契合,未來兩國合作空間廣闊。 目前,中菲兩國已確定奇科河灌溉項目、新世紀水源-卡利瓦水壩項目和南北鐵路的南線項目等首批基礎設施建設合作項目,第二批基礎設施建設合作項目也在確定之中。 菲律賓國會眾議院經濟事務委員會主席黃嚴輝認為,菲中作為近鄰和兄弟,只要繼續堅持合作發展惠及彼此人民,兩國關系必將實現新的更大發展。 |
相關閱讀:
- [ 12-15]菲新大使談中菲關系:菲現在用安靜外交 而非擴音器
- [ 10-24]賊喊捉賊?美高官妄稱:中菲關系不應以美國為代價
- [ 10-21]外媒:“習杜會”推動中菲關系進入“春天”
- [ 10-21]外交部敦促日方停止借南海問題離間中菲關系
- [ 06-27]菲律賓副外長:修補中菲關系是當務之急 須恢復雙邊對話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