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1月15日電(岳川 邢翀 馬海燕)功守道創始人馬云、李連杰15日表示,期待中國武術可以進入奧運大家庭。當日,功守道揭幕戰在京打響。 據李連杰介紹,功守道由太極推手演變而來,在吸收太極推手規則的基礎上尋求突破和創新,使比賽更具對抗性和觀賞性。“如果說太極拳是太極的1.0版,太極推手是2.0版,那更為立體的功守道就是太極的3.0版。” 如他所說,與跆拳道、柔道和拳擊等項目不同,當日擂臺上,十位功守道選手展示了不同于摔、打、踢的太極技擊。 功守道的規則不僅是對技法運用的規范,還頗為注重選手的比賽禮節。這與賽事愿景一脈相承——走向全球,與世界分享太極文化。另一位創始人馬云說:“太極是一種哲學思想,融合了太多陰陽變化。其實做企業也是陰陽的太極之道,相信它對每個人的事業、生活都是有幫助的。” “中國武術歷史悠久、內容豐富,全球有很多人知曉,但影響力終究還是有限。”在推廣武術的問題上,李連杰一直在思考,他希望能讓更多年輕人自發參與,而不是在物質發展的過程中丟失了這個文化符號。 “我認為太極年輕化重點在于對抗。不能怪孩子不熱愛我們的文化,有輸有贏才有競爭性,才更適合年輕人。‘掰手腕’雖然簡單,但因為有對抗,當中也有很多樂趣。”李連杰說,要在對抗中獲勝,還得學習太極,這也正是他創立功守道的初衷之一。 雖然揭幕戰才剛打響,但在太極年輕化的道路上,功守道已經有了諸多嘗試。李連杰說,其實多年以前他與馬云就曾對此有過探討,但這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 李連杰說,他們很注重功守道與校園的結合,并已與國內多所大、中院校達成合作,甚至包括海外學校。他希望中國武術也可以成為一門國際通用的語言,促進文化交流;也希望通過這樣一種傳播方式,與全世界分享太極文化。 八歲習武、迄今已近五十年,武術之于李連杰有著特殊的意義。看著跆拳道等項目進入奧運,在這位功夫巨星心中,一直留有一個遺憾。 “我有奧運情懷,中國武術始終沒有進入奧運是我心中的痛。”雖然有所期待,不過李連杰也坦言,他并未為此畫一條確定的時間線。“現在重要的是讓它先普及開,然后提升專業度。入奧也許需要十年,也許更久,但有夢想一定要堅持。相信通過一代一代人的堅持,中國武術總有一天會走出去。”馬云也很期待,希望中國武術未來可以進入奧運大家庭。 “我夢想把中國武術介紹給全世界,屬于中國的太極,也是屬于世界的太極。”李連杰如是說。(完)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